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5-06-16 12:20

院系设置

层次 序号 专业名称 学制 授予学位门类 3+1+2模式 选考科目要求 所属学院
本 科 1 机械电子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2 汽车服务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3 智能制造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4 智能车辆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5 新能源汽车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6 焊接技术与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7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电气与智能控制学院
8 电机电器智能化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9 机器人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信息工程学院
11 软件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12 网络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13 数字媒体技术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14 智能科学与技术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15 电子商务 4年 工学 物理
16 工程管理 4年 工学 物理 管理学院
17 工程造价 4年 工学 物理
18 物流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
19 会计学 4年 管理学 不提科目要求
20 财务管理 4年 管理学 不提科目要求
21 审计学 4年 管理学 不提科目要求
22 汉语言文学 4年 文学 不提科目要求 文化传媒学院
2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4年 教育学 不提科目要求 体育学院
24 信息与计算科学 4年 理学 物理+化学 理学院
专 科 1Z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3年 —— 物理 应用技术学院
2Z 智能焊接技术 3年 —— 物理
3Z 电气自动化技术 3年 —— 物理
4Z 计算机应用技术 3年 —— 物理
5Z 大数据与会计 3年 —— 不提科目要求



重点实验室

重点学科

学校设有33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新能源智能汽车类、智能制造类、智能与软件工程类、电气与机器人类4个新工科专业群和1个管理类专业群,现拥有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建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工程2个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可授予的学位

层次 序号 专业名称 学制 授予学位门类 3+1+2模式 选考科目要求 所属学院
本 科 1 机械电子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2 汽车服务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3 智能制造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4 智能车辆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5 新能源汽车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6 焊接技术与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7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电气与智能控制学院
8 电机电器智能化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9 机器人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信息工程学院
11 软件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12 网络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13 数字媒体技术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14 智能科学与技术 4年 工学 物理+化学
15 电子商务 4年 工学 物理
16 工程管理 4年 工学 物理 管理学院
17 工程造价 4年 工学 物理
18 物流工程 4年 工学 物理
19 会计学 4年 管理学 不提科目要求
20 财务管理 4年 管理学 不提科目要求
21 审计学 4年 管理学 不提科目要求
22 汉语言文学 4年 文学 不提科目要求 文化传媒学院
2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4年 教育学 不提科目要求 体育学院
24 信息与计算科学 4年 理学 物理+化学 理学院
专 科 1Z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3年 —— 物理 应用技术学院
2Z 智能焊接技术 3年 —— 物理
3Z 电气自动化技术 3年 —— 物理
4Z 计算机应用技术 3年 —— 物理
5Z 大数据与会计 3年 —— 不提科目要求


师资力量

学校按照“结构合理、引育并重、专兼结合、双师优先”的原则,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0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345人,双师双能型教师92人。建设校级教学团队15个、辽宁省美育优秀教研团队1个。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1人,二级教授2人。获2021-2022年度辽宁省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学生人数

学校现有松山、滨海2个校区,占地面积约593.4亩,建筑面积25.57万平方米。现有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智能控制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1个公共教学单位和1个附属单位。专任教师479人,在校生848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