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学院现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影视戏剧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新媒体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等9个教学单位、一所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一、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坐落于草原明珠呼和浩特市中心的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有着60余年的学科建设发展历程。内涵丰富、积淀厚重、特色鲜明,经过几代人的建设,已成为内蒙古音乐艺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音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9名,外聘教师34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教师28名,副高级职称教师27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名,硕士学位教师79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4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2名,内蒙古自治区教坛新秀2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3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2名、第二层次人员2名,“西部之光”人才计划工程人选6人,教育厅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名,教育厅青年科技英才2名,教育厅高工委“双带头人”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1名,内蒙古党委组织部第十一批“草原英才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个。
2006年获批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现有中国当代音乐研究、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两个方向;2014年获批音乐专业硕士授予权,目前有作曲与指挥、美声、民声、钢琴与手风琴、其他器乐演奏(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号、扬琴、琵琶)以及蒙古族音乐的表演与传承(马头琴、长调、呼麦)六个专业方向,现有在校研究生225名。本科设有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3个专业,涵盖了音乐学科的全部领域,现有在校生901名。学院下设声乐歌剧系、民族声乐系、管弦系、钢琴系、民族器乐系、马头琴系、作曲指挥系、音乐学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基础理论部10个教学系部。
“基于民族音乐‘非遗’传承的音乐表演特色专业建设”曾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基本乐科‘三分两合’教学模式与特色教材建设”曾获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音乐表演专业2010年获第六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音乐学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分别于2020年、2021年获批自治区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音乐与舞蹈学”2021年获批自治区一流提质培育学科建设项目。“民族音乐组合实践”获批2022年国家一流社会实践课程。“蒙古族长调艺术”“蒙古族呼麦艺术”获批2018高教出版社“爱课程网”在线课程、“视唱练耳”获批2021自治区一流线下课程、“曲式与作曲分析”获批2019年自治区在线课程并于2022年度获批教育部首批智慧树线上平台课程。
自2011年开始,学院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探索蒙古族音乐传承班创新模式,至今开设了科尔沁民歌传承班、阿拉善民歌传承班、潮尔琴传承班、锡林郭勒民歌传承班、鄂尔多斯民歌传承班、呼伦贝尔民歌传承班、乌力格尔传承班以及雅托噶传承班等。2016年,组建“乌兰牧骑班”等组合团队,与当前乌兰牧骑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探索教学实践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重视科研、教研、创演、学术交流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近年来,教师获批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六十多部,作品专集二十多盘,编写各类教材十余种,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一千余篇,创演作品数百首。成功举办“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第三届全国旋律学研讨会”“中国呼麦暨蒙古族多声音乐研讨会”“全球视野下草原音乐的传承创新与交流传播”“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21世纪草原乐派建设暨草原风格音乐创作研讨会”等大型学术研讨会。开创实施“天籁草原——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节”,举办“民族音乐前沿讲座”“草原乐派音乐创作沙龙”“新文科建设讲座”“音乐表演理论体系讲座”“音乐思政讲座”等品牌活动。学院下设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中国—中东欧国家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交流中心、内蒙古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传承驿站、内蒙古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教育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学术平台,并分别与东乌旗、科左后旗、新巴尔虎左旗、阿拉善盟合作,建立乌珠穆沁长调与马头琴传承驿站、科尔沁史诗传承驿站、巴尔虎长调传承驿站、阿拉善长调传承驿站等科研与传承平台以及内蒙古艺术剧院、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呼和浩特艺术高中、赤峰交响乐团、包头艺术剧院、内蒙古爱乐乐团等实践教学基地27个。
学院拥有青年交响乐团、百灵合唱团、萨日朗女子合唱团、马头琴乐团、雄鹰管乐团、手风琴乐团、潮尔乐团、安达组合、艾依丝打击乐团、阿卡贝拉合唱团等18个艺术实践团队。创演作品经常在各大传播媒体中亮相。近年来,获世界合唱比赛、国际呼麦比赛、手风琴世界锦标赛、“金钟奖”“金芦笙”“神州唱响”“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全国高等艺术学校中国声乐展演”“天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团演奏比赛”及自治区室内乐大赛等各类比赛奖项1千余项,教学实践成果丰硕。
音乐学院师生正以“彰显特色、强化优势、多元互动、和谐发展”为理念,力争在教学、科研、创作、展演以及社会服务、传承创新、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中,再创辉煌!
二、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肇始于1957年成立的内蒙古艺术学校舞蹈科,在1987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成立时,改为舞蹈系, 2018年1月正式更名为舞蹈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高水平舞蹈表演艺术培养基地。学院以培养高层次的舞蹈表演、编导、教育人才为目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教学宗旨,以培养造就民族一流舞蹈艺术人才为目标,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创作表演、服务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结构合理,教学设施完善,教学理念先进。现设有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与教育2个系,下设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3个专业和国标舞、蒙古族舞蹈、舞蹈教育、舞蹈理论4个专业方向;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为46.67%,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为29.03%,除本学院教师外,还柔性引进了多位著名舞蹈专家学者,不断提升专业教学的实力和活力。
我院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前行,舞蹈表演专业和舞蹈编导专业分别于2019年、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由斯琴副院长主持的《民族地区舞蹈专业“四维一体”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入选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培养出大批一流的舞蹈表演人才、创作人才、理论人才、教育人才,学生遍布区内外各艺术团体、学校,就业率达到95℅以上,也培养了如敖德木勒、康绍辉等民族舞蹈艺术家及众多青年民族舞蹈艺术人才。
自成立以来,我院多次在国内外大型赛事中夺得各种奖项百余项。特别是原创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在2019年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2021年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圆梦奖“最佳剧目奖”,2018年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及其他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获奖共17项。近三年来我院获批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部级13项;获奖、展演成果44项,其中国家级23项,省部级11项;论文发表20篇。舞蹈作品《马背上的女人》《我的摇篮》《草原酒歌》《汗沁·背勒格》等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获得金奖。
峥嵘60余载,凭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独具特色的区域舞蹈艺术魅力,舞蹈学院教学、科研、创作、表演水平正稳步提高,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提升,师生团结一致、奋发向上,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努力,为舞蹈艺术的未来增光添彩,为把舞蹈学院真正建设成中华民族舞蹈艺术教学与研究的基地而奋斗。
三、内蒙古艺术学院影视戏剧学院成立于2006年。下设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4个专业,其中包括二人台表演、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4个专业方向,承担着为区内外培养戏剧影视学科表演及创作人才的重任。
学院始终秉承学校“彰显特色、强化优势、多元互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把“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大力支持师生艺术实践,力争打造舞台精品;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努力扩大教师科研半径。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学院已成为自治区唯一的戏剧影视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师资及教学设施完备的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基地。截至2017年,已为社会相关行业培养出了1200余名毕业生。
我院高职称专任教师比例逐年提高,学历层次显著提升。现有26名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教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教师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1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人台代表性传承人1位。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已与美国肯塔基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派出6名学生赴美留学。教学、科研、创作展演良性互动,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及创演成果,学生在自治区(省)级以上重大专业比赛中也连续获得佳绩。截至2017年,我院共成功举办了八届戏剧·朗诵节,演出剧目49余场。二人台原创轻喜剧《太春发财》受邀成为上海·中国校园戏剧节展演剧目,主演学生张恒获“戏剧之星”的荣誉称号;原创儿童剧《阳光少年七彩梦》受宣传部委托在全区巡演;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孙伟以作品《嘎达梅林》获第十一届齐越朗诵节“金奖”和“齐越奖”。
近三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升研人数达到41人,其中30人考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985工程”、“211工程”以及艺术专业重点高校。学院现有教学实习基地5个;与内蒙古话剧院、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等18家就业单位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种实习实践岗位和就业选择,一次性就业率达85%以上。
未来,影视戏剧学院将继续时刻铭记“德高艺美、智圆行方”的校训,迎着新时代的朝霞,扬帆起航,再创辉煌!
四、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始建于1957年,1994年开始进行本科层次人才培养,2006年获批建立美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建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设有美术学、绘画、书法学、中国画4个本科专业,其中绘画专业2011年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包含油画、版画、水彩3个专业方向。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美术学科已形成了办学层次多样、专业设置较为齐全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美术学院作为美术学科教学单位,是内蒙古重要的高层次美术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本科生533名,硕士研究生134名。有专任教师44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9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5名。教师队伍中有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主席1人、副主席2人、副秘书长2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2人、会员14人,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理事6人、会员21人。
学院拥有优越的科研创作平台与教学实践基地,建有美术教学示范实验中心2个、版画印制工作室4个;在景德镇、青岛、黄山、呼伦贝尔、湘西等地建立了21个写生基地;与丹麦皇家美术学院联合建立了“北欧国际视觉艺术工作室”,并制定了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国际前沿美术教育模式,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拔尖美术人才提供了条件。
美术学院以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理论研究或艺术创作、教学能力,能从事美术研究、美术教育,或艺术创作的高层次艺术人才为目标。多年来,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一大批绘画功底扎实、艺术创作能力强、理论素养高的学生。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即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所创作的作品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国际、国内重要美术专业展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美展等重要专业奖励,在美术理论研究领域,推出了一批学术价值较高的理论研究成果。学院已为区内外艺术领域培养了2000余名本科生、近百名研究生,部分毕业生在区内外艺术教育领域、艺术创作领域中已成长为美术专业的中坚力量。
美术学院注重科研创作与教学协调发展,不断加大科研创作投入力度,推动科研创作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学院依托内蒙古丰富的民族美术资源,构建了具有鲜明民族与地域特色的美术理论研究与创作体系,学院教师取得了一大批民族和地区特色突出的美术研究与创作成果,在内蒙古美术专业领域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目前,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创作项目7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个人作品集等近50部,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国际美术作品双年展”等国家级奖项近20人次,获省部级奖项300人次,在海外举办个人展览10余人次,一批优秀的作品被国外美术机构收藏。
设计学院是内蒙古艺术学院最早设立的院系,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较早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87年的工艺美术系。设计学院立足于现代设计教育的规律,关注世界,关注时代,结合地域文化背景,注重汲取和挖掘具有鲜明民族与地域特色的内蒙古设计艺术资源。历经三十余年的建设发展,设计学院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水平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设计学院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雕塑、艺术设计学、产品设计、公共艺术、表演(服装设计与表演)8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生730余名,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设计学院办学水平与办学层次不断提升,2015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
五、设计学院已建设有一支专长突出,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博士学历教师1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硕士学历23人。近年来,设计学院营造了良好学术氛围,以科研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先后获批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1门,院级精品课7门,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校级教学团队1个,优秀院级教学团队2个。
设计学院为使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将醇厚的民族元素推向更为广阔的设计领域,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与丹麦皇家美术学院、日本冈山县立大学、蒙古国国立艺术大学、蒙古国国立师范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聘任了八尾绿、山田孝延、松田宽子、文森特、王彤、张夫也、王粤飞、申红飙、梁硕等2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定期进行讲学及授课。此外,师生艺术作品还先后赴丹麦、日本、蒙古国进行展览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与反响。
设计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工作,与北京待力筱静服装有限公司、上海涵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果果服饰有限公司、山西省平遥双林寺、陕西省佳县文化馆、内蒙古仕奇集团、内蒙古新雅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莲七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市美岱昭文物管理所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了实习实践基地,开创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有效的开展实习、实训课程,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设计学院坚持学有所长,育有所成的人才培养模式,近五年来,设计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85%以上,为社会培养了3000余名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部分学生已成长为业界知名人士、企业的中坚力量。
设计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厚基础、精专业、重创新”的教学理念,突出本科教育实践性与实用性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内蒙古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的影视动画、漫画、插画、绘本、数字媒体艺术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包括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办学层次。目前设有动画、数字媒体2个专业、漫画1个专业方向。200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授予唯一一家“内蒙古自治区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2016年,专业教学团队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授予首个动漫领域的“草原英才”工程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创新人才团队。
六、新媒体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96人,在职专任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22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36.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为84%,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草原英才”工程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创新人才团队1个,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名,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1名,中国动画学会理事1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1名,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专家2名。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有11人,客座教授中包含诸如台湾卡通之父著名漫画家赵泽修先生,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常光希先生,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教授,美国美亚动画交流机构首席顾问张小安教授,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王亦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肖永亮教授,北京大学王伟教授,《当代电影》主编皇甫宜川先生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现有专业图书资料2000余册,具备学院图书馆、系信息中心等二级资料查询系统,拥有包括民族动画实验室、无纸动画实验室、北方少数民族数字艺术实验室、计算机二维动画实验室、计算机三维动画实验室、多媒体采编室、动作捕捉实验室、大型3D放映厅等动画实验室7个,专业教室16间,专业机房6间,设备总价值1002.8126万元。
新媒体学院成立以来,师生在科研教学获奖、产学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CS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2篇,科研教学获省部级以上奖22项;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项目26项、主持自治区品牌专业1项,出版专著与教材9部。学生100余部动画短片、插画、影视广告、网页设计在国内外各类动漫大赛中获奖及展映。其中,2005年,首届动画专业毕业生作品《巴特尔的约会》获中国动画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动画成就奖”。在产学研方面,与区内外数家文化创意业务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与校企合作关系,保证了教学的社会化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深入化。
多年来,新媒体学院作为中国动画协会的理事单位,与国内外艺术院校、团体以及知名专家学者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往。先后与蒙古、美国、丹麦、日本、韩国、德国以及港澳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艺术团体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近百次,包括主办“第三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动漫作品大赛”,“首届全国民族题材动漫产业研讨会”,“第二届全国民族题材动漫原创大赛暨民族题材动漫研讨会”,参与“广岛国际动漫节”“中国国际动漫节(CICAF)”,“中国大学生广告节”等大型学术交流。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学术交流活动,为该专业社会声誉和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文化艺术管理学院于2005年开始招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类学生,在自治区高校中最早开始了专业人才培养。2011年,学院开始双学位招生;2013年,学院开启国际交流项目,有2位学生获得CFCT(中国未来文化英才计划)奖学金并参加了巴黎艺术管理工作坊项目,3位学生获批“2+2”留学项目进入美国肯塔基大学并如期毕业获得学位。近年来,文管学院社会影响力持续快速上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连续5年入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十大文产专业”榜单。
2018年3月,文化艺术管理学院主持申报的“艺术史论”专业成功获批,同年开始面向全区招生。
特色学科介绍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现有内蒙古文化厅批准设立的内蒙古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推广与开发中心及学校创新创业实训中心暨文化产业综合模拟实验室三个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平台,有内蒙古艺术资源开发研究等三个学科团队;通过柔性人才引进机制,聘请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导师祁述裕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向勇教授为学院兼职教授,聘请中海智库(北京)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华为文创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华为学院创新创业导师,推进科研、教学及双创工作的全面开展。
师资队伍介绍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拥有在自治区影响力显著的文化产业教学与研究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9人,教授4人、副教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员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坛新秀1人。
人才培养目标及特色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培养适应国家和自治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理论功底和人文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创新意识、广阔视野、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熟练掌握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业经营专业知识、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艺术产业机构、文化媒体等部门从事创意、经纪、管理、教育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艺术史论专业 培养具备中外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各级文化部门、博物馆、美术馆、演艺机构、传媒机构、出版机构、文化艺术公司等单位从事评论以及编辑、创意、策划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可通过考研进入高等院校、艺术研究院所进一步深造。
科研及社会服务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在内蒙古文化产业领域显示出鲜明的研究特色和不凡的实力。近三年,学院教师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自治区社科重点招标课题2项,自治区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1项,自治区社科规划类项目8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教材9部,参与合著2部。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坚持“科研与社会服务对接”的专业发展理念,积极组建项目团队参与地方文化品牌建设,参与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政策的论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项目评审、基地评选等工作,助推恩格贝成为内蒙古迄今唯一上榜的“中国文化品牌”;部分教师受自治区地方文化局、文化企业、政府论坛等邀请举办各类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专题讲座,受到各方广泛关注。
学生获奖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特色鲜明。近5年,学院学生获“佛蒙特·枫叶”艺术教育奖学金6人、国家奖学金5人、国家励志奖学金36人、学院奖学金258人,获自治区级“三好学生”10人、“优秀学生干部”8人、“优秀毕业生”26人,近200人次学生在中华青年学子创意大赛、“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意策划大赛、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学生学术论文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受众拓展方案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项目策划大赛等众多专业赛事中获得从一等到优秀不同等级奖项,2人获内蒙古“青春风采之星”大赛年度冠军、内蒙古大学生“桃李之星”。
学生考研与就业
作为艺术类招生院校,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学生考研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近5年,毕业生中考研录取人数近50人(其中,985高校16人,211高校13人,留学8人);录取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深圳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美国肯塔基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就业领域涉及文化旅游、新闻出版、演出演艺等相关地方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企业。
重点实验室
学院有皮革艺术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2005年)、内蒙古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蒙古族合唱基地班(2008年)、自治区高校民族艺术研究基地(2009年)、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2011年)、民族雕塑与装饰艺术研究中心(2011年)、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2015年)等基地。
重点学科
学院艺术学理论集成综合性艺术院校优势、民族特色优势与人才优势,依托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其它艺术学学科,将纯学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富有特色的民族艺术研究相结合,具有较宽的专业辐射与鲜明的民族与地方特色。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艺术学基础理论与艺术美学;
(2)艺术学方法论研究与艺术批评实践;
(3)中国北方民族艺术研究。
可授予的学位
艺术学学位
师资力量
学校目前有教职工887人,其中专任教师451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328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86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50余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并遴选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 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培养人选9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带头人4人,自治区“草原英才”滚动支持个人项目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4人、二层次人选5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教学名师3人、教坛新秀6人。
学生人数
学院现有在校生4968人,其中本科生3794,硕士研究生124人,博士研究生4人,中专生10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