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50人关注
院系设置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系部设置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按照教学需要,设立了十个大系:
| |||||||||||||||||||||||||
|
电子系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 |||||||||||||
培养学生实战能力,提升学生价值和就业竞争力 | |||||||||||||
系网址:http://etd.sise.cn | |||||||||||||
咨询电话:020-87818056 咨询邮箱:lid@sise.com.cn 系咨询QQ群:128425906 微信公众号:hrdzx168 | |||||||||||||
广东作为国家新兴产业的最前沿,技术全国领先,电子信息产品的产值和规模更是长居全国之首,其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和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持续、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大。我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华为AI(人工智能)创智班]、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等四个专业融合了电子、通信、嵌入式、自动化、计算机和智能科学等新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创业,提升学生价值和就业竞争力”为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发展空间和创业就业前景。 电子系由一支来自高校、企业和刚毕业的博士、硕士组成的综合素质高、教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20名,副教授职称以上及博士学历的教师占20%,97%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电子信息、自动化、通信、智能制造等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技术及开发人才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设备先进的嵌入式实验室、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等13个实验室,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提供了优质的条件;与广州粤嵌科技公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探索了一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路径。目前在校学生1864人,近几年参加国内外各种高水平的专业竞赛,荣获国家级特等奖、国家级-等、省级一等奖有20多项,毕业学生深受社会和企业的欢迎。 2019年本科招生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旨在培养学生的嵌入式软硬件综合开发能力。使学生具备硬件相关的电子、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能力和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能力,能在智能硬件(智能终端、信息家电、智能穿戴设备等)、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相关领域,从事嵌入式开发工作。
【通信工程】 旨在培养学生的嵌入式软硬件综合开发能力。使学生具备硬件相关的电子、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能力和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能力,能在智能硬件(智能终端、信息家电、智能穿戴设备等)、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相关领域,从事嵌入式开发工作。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华为AI(人工智能)创智班】 旨在培养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有能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装备等领域从事智能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应用与维护、运营与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自动化】 面向自动化、电子技术、智能控制、信息处理和计算机技术等应用领域,培养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工业自动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自动化仪表与检测、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理论研究、系统设计和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 采用2+1+1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学年在我院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第三学年以华为AI人工智能、EI企业智能技术为主,并考取华为资深人工智能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HCIP),第四学年到华为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毕业可获得我院毕业证、学位证和HCIP职业证书。 培养特色 围绕“一条主线”:以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过程。 突出“两个特色”:校企合作培养使学生成为卓越工程师人才(卓越班,创智班),以嵌入式技术为核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坚持“三个贴近”:贴近市场设置专业,贴近岗位设置课程,贴近学生实际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实现“四个融合”: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模块课程的教学与岗位实际能力的培养相融合;校企协同培养的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合。 专业比赛获奖 学生专业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技术大赛,如挑战杯、智能汽车比赛、物联网设计大赛等比赛人数近百人,屡获佳绩,特别是2017-2018年获得国家级比赛15项,省级比赛30项,获得专利7项。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华为AI(人工智能)创智班 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华为ICT学院”),华为ICT学院是华为企业业务集团主导的,面向全球的校企合作项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华为AI(人工智能)创智班从课程建设、产学合作、双师建设、学生认证、实习就业等方面,通过交流、培训、实践、研讨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学校成为培养AI工程师的摇篮。 华为AI创智班是我校同华为强强联合办学,符合教育部《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计划》和华为创智计划的产教融合项目。本专业以智能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为核心,以培养具备智能系统开发与设计和智能装备的应用与工程管理能力为目标,具备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领域从事智能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应用与维护、运营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 近几年来,我系先后与深圳市迈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美电恩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佳顺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青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实训基地,为我系毕业生提供了很多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有利于提高我系毕业生实训能力,从而促进我系学生就业成功率。 核心课程 1.与华为共建核心课程: 华为智能云服务、华为AI 开发、华为EI企业智能、华为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处理与应用、语音处理与应用、自然语言处理与应用。 2.专业基础核心课程: Linux系统基础、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Python程序设计、模拟与数字电路技术、大数据应用基础、嵌入式系统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通信与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
就业方向 1.华为优先推荐拥有HCIP人工智能资深工程师职业资格的学生在与其有业务往来的企业(部门)优先就业。 2.可在企事业单位担任企业智能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应用与维护、运营与管理和培训等类型工作,就业岗位包括人工智能售前技术支持、人工智能售后技术支持、人工智能产品运营、人工智能项目管理、图像处理工程师、语音处理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智能机器人系统开发与应用工程师等。 | |||||||||||||
|
计算机系 Department of Computer | |||||||||
培养优质人才、建设特色学科、广泛服务社会 | |||||||||
系网站网址:http://cs.sise.cn | |||||||||
咨询电话:020-87818830/87818573 咨询邮箱:cms@sise.com.cn 系咨询QQ群:540011548 | |||||||||
计算机系成立于2010年,为华软软件学院与母体学校广州大学的计算机学院共建,各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由广州大学计算机学院选派具有博士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师资来担任。广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现有教师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计算机系坚持“依托广大师资、建设特色学科、培养优质人才”的办学宗旨,现有物联网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学生人数1308人,专职教师25人。我系从2010年起招收物联网专业本科生,是广东省最先获得教育部批准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院系之一,2016年9月获得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办学特点是专业设置紧随国家产业导向、课程体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物联网工程】 培养目标:该专业侧重物联网工程应用方面人才的培养。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 简称IOT),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多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该专业培养大学生熟悉物联网的体系构造,掌握RFID(射频识别)、嵌入式、传感器、无线网络等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设计、构建、管理与维护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该专业侧重WEB应用软件开发方面人才的培养。 WEB应用软件通常是指运行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应用软件。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以WEB应用软件开发为特征的企业级应用软件、中间件,已成为当前国际软件产业市场的热门需求和发展趋势,政府、企事业单位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来构建、管理和维护安全、可靠、高性能、易扩充的web站点。 该专业培养大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具备应用软件设计、开发、管理和维护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开发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特色 1.依托广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强大师资,培养华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设置前沿,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就业前景好; 3.通过学术讲座、企业见习、专业竞赛、专业强化辅导班等途径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拓展视野,提高竞争力; 4.与企业密切合作,通过“订制班”等多种途径引入企业资源,对接应用需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加速优秀人才的成长; 5.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社团活动,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专业实验室、校企合作及实习基地 已建成包括RFID(射频识别)、嵌入式、传感器、无线网络等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的物联网实验室、无线传感网络实验窒、智能家居体验室等,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设计、构建、管理与维护能力。学院实验大楼拥有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专业实验室群,培养学生具备应用软件设计、开发、管理和维护等软硬件技术能力。目前建成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 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友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优泰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佰希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文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龙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比赛获奖情况 2017年禤永哲、詹万汇、陈少锋、孙劲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赖俊委、岑佳潼参加2017年中国(第10届)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017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总决赛三等奖、2017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华东赛区特等奖,李超参加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技术广东赛区JAVA软件开发大学B组获三等奖,吴炳宏、孙国华、钟华荣、陈敬升参加第七届“赛伯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总决赛获三等奖,马智勇、蔡炳河参加2017年 (广东省)第八届蓝桥杯获C/C++程序设计大学B组三等奖,陈龙、林大荣、苏骏程参加2017年广东省穗港IT应用系统开发大赛(省级)(团队)获二等奖,陈洁莹参加2017年穗港IT应用系统开发大赛获三等奖,冯昌伟参加2017年“数创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获优秀奖,蔡炜衔参加2017年“凯通杯”Java程序设计竞赛获A组三等奖。 2018年,黄健鸿荣获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赖俊委同学荣获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决赛银奖、2018年创青春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IT应用系统开发大赛广州赛区三等奖,肖慕容、王庆东、黎国溥、梁倬华、陈镇金五名同学荣获2018“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陈文荣、陈国煊、纪镇祝、杨鑫鹏、于尚智、鄢明航等六名同学荣获2018“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张志锋、王翔宇、涂嘉荣、陈伟煜四名同学参加2015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获广东赛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优秀学生 IBoat无人船 “同舟无人船”项目由“2017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获得者赖俊委及其团队创立。专注于无人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至今已开发出水环境监测、水面垃圾清理、船舶检验、投料打窝等系里无人船,可实现自主巡航、航行任务规划、1080P视频实时传输、4K图像拍摄、4G远程控制、垃圾清理、水域勘测等功能,提供了一种更高效更快捷的无人设备解决方案。目前,该项目已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5项、市区级2项,申请实用型专利2项、发表国家级期刊1篇,并受到南方卫视《城市特搜》媒体的专题报道。 李夏炜:计算机系20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 李夏炜是一名连续创业者。15岁时,靠自编游戏私服吸引数十万玩家,赚得人生中第一桶金。大三时,曾联合南航高管创办穗鑫网络,为南航合资公司提供企业服务。随充创始团队具有互联网、媒体、实业等多重背景,运营、技术团队大部分成员曾任职于阿里、腾讯、美团。5月份获得广汉焦点投资、极豆资本、前海天宏基金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 |||||||||
|
数码媒体系 Department of Digital Media | |||||||||||||||
以艺术设计为本,以数字媒体为翼 | |||||||||||||||
系网址:http://vcity.sise.edu.cn | |||||||||||||||
系联系电话:020-8781 8130 系咨询邮箱:jh@sise.com.cn 数码媒体系2018年新生咨询Q群号:158934100 | |||||||||||||||
2018年本科招生专业 环境设计 培养具有扎实的室内设计理论和实践的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环境设计表达技能,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社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环境设计或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风景园林 培养具有艺术设计素养,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数字化时代新技能,具备风景园林设计和表达能力,可从事园林、景观和建筑设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掌握视觉设计、创意设计、传播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研究能力,及创意和整体策划的能力。能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掌握影视制作与创作、互联网产品开发与设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相关工具,能在传媒及互联网等相关领域从事影视、互联网产品的策划、设计与制作的应用型人才。 产品设计 培养家居、家电及饰品开发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原创设计能力,将设计、工艺、美术、工业技术、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数码媒体系成立于2003年,在顺应当今数字化设计时代的需要,以创意产业为依托的背景下成立,专业设置主要是由艺术与技术结合而成,旨在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熟练操作能力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数码媒体系目前拥有:视觉传达设计、风景园林、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产品设计共五个专业,目前在校学生1420人。 数码媒体系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各种实验室。包括模型工艺室、建筑装饰材料室、制图室、数字影视创作实验室、摄影创作室、VR实验室、产品模型实验室、苹果电脑实验室等20余间,还有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的省级数字创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在哪儿”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通过项目的制作加强了学生对行业的了解,掌握行业技能,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数码媒体系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30余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双师型教师10人。 近五年来,数码媒体系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成绩喜人,学生参加各级专业设计大赛共计获得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奖励100余项,省部奖励200余项。 专业竞赛获奖情况: 近年来,数码媒体系一直大力提倡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并把“以赛代练”作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建系以来也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数码媒体系成立专业竞赛教师指导团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其中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获奖35项,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100余项,参加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获奖50项,参加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奖55项,参加亚洲国际(温州)青年微电影展48小时微电影极拍国际大赛获奖2项,参加“羊城印象”国际微电影大赛获奖21项,参加时报金犊奖获奖3项等。 | |||||||||||||||
|
游戏制作系 Department of Game Designing | |||||||||||
培养应用型、技术型游戏制作人才 | |||||||||||
系网址:http://game.sise.cn | |||||||||||
系联系电话:020-8781 8083 邮箱:csy@sise.com.cn QQ群:572132630 | |||||||||||
游戏系简介 游戏系创建于2003年,是国内最早设立的高校游戏专业系部之一,下设数字媒体技术、动画、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 作为全球十大高薪行业之一,动漫游戏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6.26亿人;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144.4亿元,占全球游戏市场比例约23.6%;中国游戏产业从业者约145万人,人才需求规模约为44.1万人。与此相比,近几年来新兴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需求缺口更大。 游戏系拥有来自行业前沿及具备硕士、博士学历的专业师资团队,以“企业导师制”等模式与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强调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游戏行业及新媒体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目前已有大批毕业生就职于腾讯、网易、西山居、完美世界、南方传媒等游戏、新媒体企业。 游戏系培养特色 开设跨专业综合课程、模拟真实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开放画室、数字摄影摄像、移动应用开发、VR虚拟影像等实验室或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通过“企业导师制",由企业高管、资深从业者面授经验,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开展各专业年度校内大赛,鼓励、扶持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专业比赛,以赛促学、学有所长; 与国内知名机构合作,建立多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 游戏系与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与三七互娱(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动网先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古藤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元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9家公司合作开展了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实训、实习、就业平台。 游戏系与企业联合举办专业赛事,目前已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游戏设计大赛、第九届动漫设计大赛和第四届新媒体创意大赛,通过竞赛的锻炼以及企业导师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创新能力,获得了各方好评。 | |||||||||||
|
国际经贸系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
企业商务与财务管理知识 + 计算机应用能力 + 实操能力 | |||||
系网址:http://trade.sise.cn | |||||
咨询电话:020-87818259 咨询邮箱:zhh@sise.com.cn 国际经贸系咨询QQ群:109454926 微信公众号:华软国贸 | |||||
国际经贸系成立于2005年12月,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两个本科专业,在读生876人。国际经贸系全部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和学历,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一定的理论水平以及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良好的师资队伍,目前有专兼职教师4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博士学位教师2人。有12位老师因教学效果突出获得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建设并通过验收院级精品课程6门,在建精品课程3门,院级教研和科研立项18 项 ,省部级项目立项4项,完成专著6 部,出版教材12本,已建成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实验室、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建立了奥派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实训平台,网络营销实训平台。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际经贸系与社会各界广泛接触,邀请知名企业、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外贸企业和电子商务行业的业务专员到系开设专题讲座,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还与17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场所,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致力于培养以信息获取为手段,以企业经济行为所涉及的财务、商务、贸易为专业对象,掌握经济业务处理的一般方法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企业商务与财务管理知识 + 计算机应用能力 + 实操能力”的应用型贸易、管理、经营人才。 2019年本科招生专业 【电子商务】 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和信息经济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和电子服务综合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素质;能够从事现代社会信息处理、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工作的“懂技术、善运营、会管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熟练使用英语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国际贸易各环节的实操能力;能够从事涉外企业经贸业务、经贸管理,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创新创业思维及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强化两结合”的培养特色 一强化学生的商务管理知识 二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企业实训与第二课堂,在活动中综合运用三大能力 校企合作 深圳市朝狼贸易有限公司 广州市有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卡洛莱化妆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伊洛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小小师傅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亮点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市俪月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格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煜盛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广州市迅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广州市万汇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杭州赢动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广州解语花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广州金傲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比赛获奖 2016年5月 国贸系学生项目获“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2016年7月 国贸系学生获2016年“浩方杯”全国高校精英挑战赛总决赛一等奖 2016年8月 国贸系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奖”总决赛二等奖 2016年11月 国贸系学生获第六届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能力大赛特等奖两项 2017年7月 国贸系学生获2016年“浩方杯”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总决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2017年7月 国贸系学生团队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2017年11月 国贸系学生获第七届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秋季赛团队特等奖、个人奖一、二、三等奖 2018年5月国贸系学生获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智欣联创杯”国际贸易全国总决赛二、三等奖 2018年5月 国贸系学生获第八届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团队特等奖,个人一、二、三等奖 2018年11月国贸系学生获第七届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秋季赛团队特等奖、个人奖一、二、三等奖 2018年11月国贸系学生全国高校经济学综合博弈实验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国际班建设情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社会对具有国际视觉、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需求日益迫切。2017年国贸系新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班),该班学生在我校就读3年,按要求完成学业且英语成绩符合要求,第4年到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等国外合作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毕业可获得我院与国外大学的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符合条件者可继续攻读国外高校硕士学位。 | |||||
|
管理系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 |||||||||||||||
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改革促发展 | |||||||||||||||
系网址: http://manage.sise.cn | |||||||||||||||
联系电话:87818112 咨询邮箱:glx@sise.com.cn 系咨询QQ群:298675561 | |||||||||||||||
管理系现有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5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00余名。拥有一支理论水平较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讲师20人,博士2人,全系青年教师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 拥有ERP实验室、ERP沙盘实训室和人才测评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与京东商城、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从化社会工作委员会、广州三英温泉酒店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管理系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7%以上,且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 2019年本科招生专业 【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企业运营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行政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公共组织管理与服务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现代行政管理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沟通能力以及网络信息处理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物流业务操作技能、物流系统分析能力和物流信息管理能力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市场分析与策划能力、业务开拓与管理能力、新媒体运营能力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专业建设特色 含特训班、合作办学、校企合作等 ▪以学院IT专业群为依托,培养“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 ▪形成“全程化、层次化、模块化”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强化学生专业能力; ▪构建校政企多方协同育人平台,推行岗位认证,强化学生就业能力; ▪形成“专业培育——项目训练——校内孵化”分阶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链,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比赛获奖 2016年6月 管理系学生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2016年7月 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获广东省青年乡村旅游线路设计大赛三等奖。 2016年10月 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获第二届“京东杯”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6年10月 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广东赛区二等奖。 2016年11月 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获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二等奖。 2016年11月 管理系行政管理学生获广东省“互联网+”青年创业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2017年3月 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获社科奖第八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二等奖。 2017年4月 管理系学生获第十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全国比赛第二阶段二等奖。 2017年5月 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获第八届中国会展教育与科技发展论坛暨第七届“远华杯”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三等奖。 2017年10月 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京东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2017年11月 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踏瑞杯)第二赛区三等奖。2018年管理系学生获“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类金奖。 2018年 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获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经贸物流实践竞赛一等奖。 2018年 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获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华南赛区二等奖。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项目与实训基地 物流管理专业从2017年开始试点与京东集团华南分公司合作,开办物流管理专业“京苗班” 项目。我系拥有ERP实验室、ERP沙盘实训室、人力资源综合实训室、人才测评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同时拥有一支理论水平较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近年来,与京东集团、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管委会、广东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广州三英温泉酒店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生创新创业个案 创业公司:广州市兆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广州市兆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由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五位往届毕业生通过社会历练、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实训,并结合当今社会市场情况建立的一家致力于“文化建设,品牌营销,公关推广,活动策划”的初创型企业,现旗下有“兆拓文化”及“佰丽菲婚礼策划”两大品牌,力求通过专业的服务和新颖的创意,为客户提供更为满意的策划方案和活动现场执行的服务,并以此树立公司“守信、专业、严谨”的服务品牌和企业形象,使公司在华南地区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顾客满意的策划服务公司。 | |||||||||||||||
|
外语系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 |||||||||
培养扎实英汉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用性外语人才 | |||||||||
系网址:http://english.sise.cn | |||||||||
咨询电话:020-87818638 咨询邮箱:txy@sise.com.cn 系咨询QQ群:779597370 | |||||||||
外语系以学院的计算机和软件优势为依托,旨在培养英汉、日汉双语技能扎实、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和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出色、熟悉服务外包领域的实用型外语人才。 外语系现有专职教师5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5人,拥有硕士学位教师42人,其中海归硕士6人,外教1人。师资的主要构成:1. 科研能力尤其突出的高级职称教师;2. 教学能力很强的中青年教师。另外,来自海外和外资公司的高学历人才也是本系教师的特色之一。 目前,外语系共有在校生740人,已毕业1384人。外语系目前有英语和日语两大专业。 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商务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具有从事翻译、教学、商务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日语专业学生培养具备运用日语从事商务等文职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和日语应用能力、外贸业务磋商和履行能力,了解日资企业基本商务礼仪,掌握服务外包知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适应从事对日进出口业务、初级翻译、对外贸易、商贸管理等工作。各专业开设主要目标语言核心课程以及商务、翻译、外包等课程,既能够打好目标语言的坚实基础有利于专业发展,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外语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等各类涉外金融机构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也有较多毕业生在中小学、英语语言培训中心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019年本科招生专业 培养目标:侧重商务英语、翻译等方面人才的培养。 就业方向:主要在国家机关、外事、外企等各类机构承担管理、翻译、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在中小学、语言培训中心从事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 【日语】 培养目标:侧重商务日语、服务外包方面人才的培养。 就业方向:主要在日资企业、对日外包企业等从事管理、翻译、服务外包等工作;在中小学、语言培训中心从事日语教学和科研工作。 培养特色 1)外语课程与多元化IT特色教学手段相结合; 2)多种外语选修课程特色培养; 3)英语朋辈教学团队特色培养; 4)以就业为导向的外语课程架构; 5)校企深度融合的定制班——华智日语、英语班。 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 外语系自建系以来,一直重视校企合作工作,与多家国内或跨国公司建立实践项目基地,如:广州市南方嘉顿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奇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广州市霖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市宝利来饰品有限公司、广州市增城区中新小学、广州蜜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葆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金松电器贸易有限公司,广州科通展览有限公司,广州信实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劲鸟厨具贸易有限公司等。 专业比赛获奖 2017年5月 侯静静 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B类一等奖 省级 2017年5月 黄嘉莉、邹舒华、辛洁、庄乐、陈婷婷、梁思敏荣获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B类二等奖 省级 2017年5月 利子莹、张晓玉、张坤丽、黄思敏、叶晓彤、林燕璇、黄佳虹、郑翠仪、陈敏怡、黄晓芸荣获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B类三等奖 省级 2018年5月 庄乐荣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B类特等奖 省级 2018年5月 庄乐荣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B类一等奖 省级 2018年5月 黄思敏、张晓玉、萧奕龙、梁思敏荣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B类二等奖 省级 2018年5月林淑怡、黄乐珊、黄伶、陈婷婷、麦诗敏、林思婷荣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B类三等奖 省级 考研情况 徐浩航 专业: 2017届英语(翻译)班 现就读于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 寄语:人生就活一次,现在不追梦还要等什么时候。
张译尹 专业:2017届英语(商务英语)班现就读于英国杜伦大学教育学专业 寄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
|
2018本科招生专业 | |
专业 | 方向 |
财务管理 | |
会计学 |
重点实验室
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软件工程系、网络技术系、电子系、计算机系、数码媒体系、游戏系、管理系、国际经贸系、财会系、外语系等10个系,开设包括广东省特色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在内的3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5000余人。学院定位科学、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规范,自创办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4%以上,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可授予的学位
授予的学位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录取的学生,修满学分,满足毕业条件,颁发“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毕业证书,本科毕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师资力量
华软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海内外吸纳优秀人才,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既有来自公办高校的专家教授,也有来自海外的留学归国人员,还有来自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思维和全球视野的高端技术人才,华软学院携手国外大学联盟,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近百所知名大学联合实施“本硕连读”留学计划和交流计划。华软学院与国内国际顶尖的IT企业合作及课程嵌入,与微软合作校园IT计划,与IBM合作课程嵌入,与软件测试巨头Parasoft合建软测实验室,与苹果公司共建iOS开发实训基地,使学院的教学紧贴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前沿。
学生人数
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