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
刘玉峰:男,满族,1976年9月出生,2003年9月参加工作,200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推广硕士毕业 ,会计师,经济师,中国农业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企业联合会合规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高端会计人才。现任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黄鸿伟:男,汉族,1967年9月出生,1991年8月参加工作,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毕业,教授,现任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王颜力: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农学院食品加工专业毕业,食品工程师,现任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 超:男,汉族,1977年5月出生,2003年7月参加工作,201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研究生毕业,副教授(正高级会计师),中注协非执业会员,黑龙江省会计领军人才,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现任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孟 强: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1992年9 月参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财经大学管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级高级经济师,现任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孟祥印:男,汉族,1981年3月出生,2006年7月参加工作,201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农艺师,政工师。现任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刘再霄: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现任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副院长。
郭贯成:男,汉族,1977年9月出生,2003年6月参加工作,199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博士毕业 ,教授,兼任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经济分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挂任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副院长。
王慧军: 男,汉族,1973年12月出生,1995年8月参加工作,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现任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党委委员。
林子彬:男,汉族,1968年7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高级编辑,现任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党委委员。
学校简介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是北大荒农垦集团举办的公办全日制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由原黑龙江垦区五所独立中专校(卫生、师范、经济、农业、林业学校)升格的三所独立的职业学院(农垦职业学院、农垦农业职业学院、农垦林业职业学院)经过多次改革合并组成。2021年9月,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与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最终合并成立新的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北大荒精神”办学育人,秉持“励志笃学、德厚技强”的校训精神,明确了争做“农业航母补给舰、乡村振兴排头兵”的办学定位。
学校现有江北、宾西两个校区,固定资产8.77亿元,在校学生18000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设有师范教育、食品药品工程、经济管理、护理、信息工程、机电工程、动物科学、农林工程、水利与建筑工程等二级学院。开设专业60个,涵盖农林牧渔、食品药品与粮食、财经商贸等15个专业大类,其中省级重点专业19个、卓越农业人才培养专业2个,高本贯通专业2个,“高水平”专业群2个。
学校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构建了“岗课赛证”融合培养体系。建成职业教育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职业教育省级在线精品课程25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6项;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4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1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近五年学生参加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5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国赛铜奖2项、省赛金奖7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国赛银奖1项、铜奖4项、省赛金奖7项。累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5万余名,每年为企业、社会提供各类培训达20000人次以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校拥有一支具备“德识技创”的“四型”高水平双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3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9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38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4.95%。全国优秀教师1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2人,“龙江大工匠”1人,“龙江技术能手”3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学校坚持“研教一体”的应用科研导向,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五年,学校立项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37项,获国家专利188件,制定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13个,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8项,技术研发和服务覆盖中小企业近1000家。
学校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效果显著。学校先后与垦内外4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北大荒无人机学院”“北大荒XR产业学院”“现代农业产业学院”三个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牵头3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建2个乡村振兴学院,共建共享校企生产性实训基地57个。
学校国际化发展坚持外引输出并轨,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两个专业IEET认证,联合承办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培养国际订单班学员,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向埃塞俄比亚输出国家职业标准,提升国际影响力。
学校立足职业教育,不断传承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示范性建设成果,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第一批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职业院校智慧校园50强、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全国职业院校“一校一品”学校、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农产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单位、黑龙江省优秀骨干高职院校、黑龙江省第一轮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双优秀”单位、黑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省“双师型”教师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食品类培训基地、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工匠学院、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黑龙江省首批“共享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黑龙江省创新创业学院。学校荣获黑龙江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院校、黑龙江省师德工作十佳单位、黑龙江省学生管理先进单位、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评估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
周边环境
学院位于哈尔滨市风景旅游胜地之一的太阳岛以北,与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学院、黑龙江省公安警官学院等十余家大专院校相毗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