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程序:前期准备的数据、分数线的划分与确定
2010年03月12日
来源:阳光高考平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三种不同的志愿表结构及不同的录取操作过程
在上一个比方里,描述的是第一志愿的录取过程,但实际上每年只有70%的考生是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的。各地志愿表结构的不同,第2、3志愿的投档办法也是不同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此应特别注意,分数再高的考生,也应要考虑万一不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的预案,凡是不想次年再考的学生,都须慎重选报第2、3志愿。
目前各地实行的志愿表大体有3种结构,也就有3种不同的录取操作方式。
第一种方式。大多数省市沿袭了多年的每批次报3-4个志愿,事先填报,不能更改。在第一轮录取过程完成后,剩余未录考生重新按“志愿+分数”排队,此时如果某未录考生所报第2志愿学校在第一轮(志愿)录取时已完成招生计划,则该考生事实上无队可排,自然也就没有了第二轮的录取机会。到第三轮录取时也是重复这个过程。这种志愿表结构及录取过程,是在“志愿+分数”排队完成后,对所有考生,在同一个时间内只有同一个顺序的志愿起作用,换句话说,对所有招生学校,是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看到同一顺序志愿考生的信息、只能录取同一顺序志愿的考生。简单说,其核心是“志愿+分数”排队、同时同步投档,同时同步录取。
第二种方式。某批次第1、第2志愿是顺序志愿,第3、第4志愿是平行志愿,具体志愿个数各地略有差异。这种方式是将批次志愿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顺序志愿,第二部分是平行志愿。顺序志愿的录取过程、操作方式同上述的第一种。到第二部分平行志愿录取时,是按照“分数+志愿”的原则操作录取过程的,具体程序是先投档录取高分考生,在其填报的平行志愿范围内直到这部分高分考生被学校录取,再投档中等分数考生,录取完后再继续投档低分考生,以此类推直到录取结束,等级的分数间隔要根据每年考生的分数分布决定。在顺序志愿录取过程中实行“志愿+分数”排队,在平行志愿过程中再按“分数+志愿”排队,在不同的阶段分别体现“志愿优先”或“分数优先”的不同原则。
第三种方式。某批次只能事先填报一个志愿,录取时这一轮(志愿)结束后,重新公布剩余招生计划组织未录取考生重新填报一个志愿,重新组织录取,如此类推。在具体投档过程中自然实行的就是“志愿+分数”的办法,其本质是将分批次录取细分到每批每次只有一个志愿,将成批次录取变为在批次内按若干次志愿录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