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报名数连续6年下降

2012年01月05日 来源:新京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以考美国大学为荣?

  蓝小闵还在托福班学习时,比她高4届的高中校友冉阳(化名)已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读大三。

  冉阳出国前也参加了高考。他母亲张女士说,是为了“双保险”。

  北京一所外语培训学校老师周容说,2006年,她教的人大附中四五个学生都考出国,还有学生考上哈佛、耶鲁,又是全额奖学金,这在学校引起很大轰动。

  周容说,这种轰动不亚于以前学校产生了高考“状元”。

  “一个学校出国学生多,一定有榜样作用。”周容感觉,2005年以前,人大附中的学生以考北大、清华为荣;2005年以后,他们则希望考入香港的大学;2008年之后,学生们的目标增加了美国的大学。

  按周容分析,出国热在北京各“名”校将成一种趋势。

  据了解,2010年,人大附中约50人被国外高校录取,今年上涨为70人;北大附中约10%的高三学生选择出国读大学;北京四中近百人申请国外高校,今年成绩最好的学生均已被国外高校录取。

  冉阳参加高考的心态很轻松,考试也正常发挥。成绩出来后,他的分数过了北大录取线。

  张女士说,申请国外大学,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参加高考,差一分名次就差很多,谁也不能够保证一次高考,能正常发挥。

  今年,一项针对高中生出国留学意向的调查显示,在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70%计划高中毕业出国读大学,24%计划出国后继续高中学习。其中,最想留学美国的比例达到50%。

  排在首位的留学理由是“接受更好的教育”(67%),其次是“增强职业竞争力”(38%),理由为“逃离国内升学压力”的比例为19%。

  新东方教育集团提供数据显示,素有美国高考之称的SAT考试培训班,2004年只有几十人,而到今年10月底,这个班人数有4000多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