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县甘肃会宁“陪读农民军”的蜗居生活

2009年12月04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了抢一个好学生,不择手段”

  在会宁,能进县一中、县二中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大学。从初中开始转学,甚至从幼儿园起就陪读,农村家长的直接目标,就是千万百计地挤进这两所中学。

  而远在乡村的会宁三中,呈现的却是另一幅图景。布局在会宁县北部重镇河畔镇的会宁三中,是整个白银市唯一地处农村的一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这所拥有52年校史的乡村中学,昔日声名赫赫,成绩骄人。

  有人曾总结道:会宁一二三中“三足鼎立”的局势,撑起了会宁教育的一片天。

  而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打破均衡的缺口是生源和师资。

  原本不愁优秀生源的会宁三中,现在已很难招觅到最优秀的学生,即便它覆盖半径达北部15个乡镇,地理位置优越。

  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也千方百计地调往县城。私下,老师间调侃:“三中是公校,其它学校是母校。”

  现在会宁县城的不少名师,都出自会宁三中。比教师流失更为严重的是,每到夏季中考结束,一场没有硝烟的城乡学校生源争夺大战便真实上演,且愈演愈烈。县城一些学校开出免学费、补贴生活费等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农村生源加盟,甚至做班主任的工作,动员学生进县城。

  “为了抢一个好学生,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一位县城中学校长坦承。

  这些优惠条件,会宁三中无法提供。会宁县教育局曾“三令五申”禁止生源大战,将学校招生宣传收归教育局,统一由教育局下乡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源抢夺战的硝烟味,但仍然不能根除。

  会宁县三中副校长范国儒始终坚信,布局在农村的会宁三中,有特殊的存在价值:到县城读书,势必会增加农民负担。执行农村收费标准的会宁三中,可以解决农村孩子的就近入学问题。

  会宁三中试图恢复自己的地位。它向银行贷款,就在低矮的旧校舍旁边,修建了新的教学楼和公寓楼。校方的解释是,“如果不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将会被时代所抛弃。”随着新建筑的落成,它从此也不得不负债经营。

  不填平城乡教育间的鸿沟,陪读大军挡也挡不住

  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会宁县教育局正在努力改变着这些矛盾。

  记者掌握的一份关于“会宁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文件这样把脉会宁教育的现状: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进城务工子女在城镇就学,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形成了农村包围城镇的局面,在全县小学低年级适龄儿童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出现了城镇小校园、小校舍与大班额的矛盾突出,而村校办学规模逐渐萎缩,上世纪90年代修建校舍大部分闲置的教育失衡现象。

  会宁五中校长王天杰认为,庞大“陪读农民军”的出现,“深层次的原因是城乡教育不均衡,家长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不惜勒紧裤腰带。”

  意识到必须“义务教育求均衡”的会宁县教育局,一直试图填平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鸿沟,各种计划和项目一个接一个出台。

  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张贵荣代表会宁县教育局,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他介绍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有望得到缓解和改善——近两年,县教育局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分配模式,将来自国家投资的项目、社会的捐助项目集中下放到农村中心乡镇实施,旨在加强农村中心校的硬件建设。

  张贵荣说,“在高中阶段,城乡基本上已经没有差距,会宁三中的硬件甚至优于县城新建的四五中。”

  在软件建设方面,会宁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城乡教研同步活动,抽调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江苏交流学习,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城乡教育理念同步。

  为遏制农村教师的流失,会宁县还出台硬性规定:如不经学校校长同意,乡村中学老师不得调动。

  不过,令张贵荣副局长忧心忡忡的是,在会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小学。会宁县计划将薄弱农村小学挂靠到中心小学,从而带动这个薄弱点。

  这位曾长期在农村中学担任校长的教育官员很清楚:“如果不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陪读现象)挡也挡不住。”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