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全国12地区高考新方案“解码”

2009年11月02日 来源:河北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独木桥”有望“立交化”

北京 高职招生首创“高会统招”模式

【改革方案】

北京新高考方案中,高职招生增加了一个新的招生模式,即“高考+会考”统招模式。“高会统招”统考科目为语、数、外3科,会考备选科目为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8门。高职校可从会考备选科目中选定2门或3门,并提出成绩等级要求,于12月底前后提前向考生公布。

相关科目会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仍可在明年年初进行的会考中参加补考。录取时,考生会考成绩满足学校要求后,按照语、数、外3科的高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一线声音】

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应对高职院校招生放开政策,尽量给予特殊照顾;将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作为入学基本条件,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考试负担,使学生获得发挥个人职业潜能的发展空间。

福建 开展自主招生录取改革试点

【改革方案】

福建2009年高考积极开展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条件成熟并获得教育部批准的福建省属“211”本科高校可划出一定招生比例,试行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的选拔办法;符合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可确定适当招生比例,依据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与院校测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招生选拔模式的改革。

【一线声音】

非常赞成开展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增大自主招生学生比例。

希望开展自主招生的学校能从“211”高校扩展到本一其他高校和本二A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能占到50%左右。

高校自主招生与保送制度重复,既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加重了学校负担,建议取消保送。

【专家观点】

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方式将会呈现出多样化格局,而“自主招生”给了高校降低20分至40分录取平时成绩和面试表现优秀者的权力。国家、地方和高校,应通过增加人力、财力、技术的投入,提高人才选拔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