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的挑战与机会
2009年06月29日
来源:瞭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未来前景可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长张勇传在研讨会上指出,利用民间资金办教育,并非中国首创。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同样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同样为国家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服务,因此,“无论姓‘公’还是姓‘民’,都应高度重视。”
“目前民办教育生存环境之所以艰难,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社会上对民办教育的正面积极因素认识不足”,薛宝生告诉本刊记者,从国外实际情况来看,真正优质教育、名牌教育大多存在于民办机构,“民办机制决定了其具有危机感、有战斗力、有竞争力”。因此,民办高校不应把目标萎缩到仅培养“技工型人才”,更不要认为精英阶层都是靠公办院校来培养的,实际上,民办教育的前途还是很广阔的。而且,只有民办教育真正繁荣起来,才是完整的教育。”
基于此,有与会高校代表认为,民办高校要想获得长远、健康发展,需要政策层面和办学者共同努力。丁祖诒认为,需要厘清公办院校与民办高校的不同职能,找准民办高校的准确定位。
作为“毕业生最具创新能力的年度样本院校”,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李咏成表示,民办高校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战略,并敢于对既有的办学理念和模式说“不”。
另外,针对一些民办教育办学者的“学商”行为,薛宝生表示,做教育确实要有经营的意识,但是这种经营是出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把教育当成赚钱的工具。“中国民办教育虽然面临着大环境有待改善、自身发展不均衡的现实,但也潜伏着巨大的竞争力,相信民办教育在今后将会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