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热” 问考生和家长:艺考是成名捷径吗?
2012年02月15日
来源:光明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考生要有“平常心”
去年因为《金陵十三钗》“一夜走红”的女主角倪妮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系,今年许多学生得知倪妮的经历后,报考各艺术院校播音系或表演系的有很多。在一些家长和学生眼里,艺考仿佛能帮助孩子实现“一夜成名”的梦想。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发展,国家对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今年报考播音专业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8000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学院院长鲁景超说。鲁景超认为,播音专业不仅要选拔声音好、“上相”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内涵和综合素质。前几年,报考播音的学生被戏称为化妆化得像“小妖精”似的,这几年几乎没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播音员、主持人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教学过程中要坚决贯彻实践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一名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新闻工作者,而不是要培养学生如何“成名”。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陈浥说:“我们的招生绝不是专门挑选帅哥、美女的‘选秀’,也不是挑选演员的‘摄制组’。我们招收的学生都必须要具备表演潜质,漂亮未必就能成为好的演员。报考表演专业的考生们一定要用‘平常心’来对待专业考试。”
盲目艺考 警惕“双落榜”
为参加艺考,许多家长只顾着让孩子去上各种艺考培训班,而不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在采访中,中国传媒大学及北京电影学院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都告诉记者,艺考中艺考分数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文化课分数也是非常关键的。而对那些并未根据自身情况,只为自己高考找一条出路而参加艺考的学生,有关专家提醒不能盲目艺考,艺术之路比想象中苦很多。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介绍,考生不要因为艺术类院校对文化课程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将报考艺术专业视为上大学的捷径。要投身艺术,需要在平时注意自身知识积累,并培养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他希望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具备的专业素质进行选择。不要抱有盲目、侥幸的心理。
徐沛东认为,艺考所招进来的学生应该对该专业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大学这个具有艺术氛围的环境里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继续发扬。“就像我们培养的是录音师,而不是机械师。录音师就应该带着自己浓厚的感情和兴趣参与到创作中去。因此,在选拔中会考虑学生的主动性。那些被家长逼着参加艺考的学生,在考场很容易被分辨出来。”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教授崔新琴回忆起96级表演系学生时,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那一届有赵薇、陈坤、黄晓明等著名演员。“我觉得干这行就是需要坚持。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有个坚定的信念,要经得起大起大落,更要耐得住寂寞。演员不可能永远生活在鲜花掌声里,更不能想着一夜成名。因为现在媒体报道更多的是这些名人台前的鲜花、掌声,他们光鲜的一面,其实没有看到他们也有很多鲜为人知的辛酸苦痛。很多演员也曾经是北漂一族,他们这一路走来非常艰辛。”
艺考,给喜爱艺术、具有艺术特长和天赋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艺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盲目的艺考可能会导致艺考、高考都落榜。艺考要根据自己的艺术特长情况制定相关的计划。在为梦想、为艺术、或是为未来而参加艺考时,不妨考虑一下,自己能否同时承受住两场考试的艰辛。(本报记者 牛梦笛)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