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热” 问考生和家长:艺考是成名捷径吗?
2012年02月15日
来源:光明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月1日,大年初十,中国传媒大学已拉开了艺术考试招生的帷幕。2月8日,年味儿刚散去,北京电影学院门口堵满了考生及家长。
艺考,即艺术类考试。对于面临高考压力的学生及家长来说,这个名词他们再熟悉不过了。艺考既是为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准备的一次才艺展示,同时也是那些从小苦学苦练艺术的学生们搭建的一座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
艺考人数逐年增加,今年也不例外。据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办主任夏丹透露,今年约有21000名考生报考中传媒艺术类相关专业,比去年增加了近5000余人,而最终能成功录取的仅664人。截至2月11日下午6点,北京电影学院本科招生考试的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报名总数达18042人次。
艺考为何如此“热门”,学生参加艺考究竟是为了什么?
艺考“热度”难降
二月的寒冷,难挡艺考的“热度”。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校园里,这几天多了许多张陌生而稚嫩的面孔。他们为自己的“艺术之梦”踏进这个校园,参加“能”让他们实现自己梦想的艺术类考试,脸上写满了紧张、羞涩与憧憬。刘航从山东来到北京参加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考试,“6岁就开始学钢琴,从学琴开始我就没有少挨过老师和父母的训斥。准备了很长时间,顺利通过艺考才对得起努力学钢琴的那些年。”
在北京电影学院,记者见到一位来自香港的家长在报名场外焦急等待,“我家孩子从小就喜欢摄影,这次是来报考摄影系的,前两天我们刚参加完中国传媒大学的电视摄影专业考试。孩子的兴趣是摄影,我们家长就陪着他,希望他能如愿以偿。”
除了因为兴趣或者志愿而加入艺考的人之外,通过突击学习艺术、只为走艺考这条成名“捷径”的也大有人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院院长徐沛东说:“艺考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好。很多学生能看出来从小就学习声乐、器乐,而且程度不浅。而有的学生一听就知道是家长逼着学习艺术的,整体感觉不到位。”随着艺考的升温,许多家长选择从娃娃抓起,很小就让孩子背着书包到处拜师学艺,孩子从小压力很大。面对这种情况,徐沛东表示,艺术学习还是要看孩子的兴趣,不能一味强求。
招生更注重综合素质
据夏丹介绍,从2011年起开始实行专家推荐制度,是为了选拔更具艺术天赋和特长的学生,这种方式的选拔的确能选到“好苗子”。夏丹介绍了去年的情况:“去年有一名高中生,十多岁就是四川作家协会的会员,并且已经发表了10多部作品。当时作家梁晓声极力推荐他参加我们的艺术类考试,通过考试我们发现学生的文学水平确实很高,该学生高考通过了该省的重点线之后,就被录取到我们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艺术类考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据了解,在面试过程中,考官会随机就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向学生发问。这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对那些在外面参加培训班或者提前准备过的学生来说,有些问题可能会问得他措手不及。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教授崔新琴说:“我认为,考生最重要的是真诚。作为考生来说,只要在考场上相对能够比较松弛、自然、真实、大方,展现其内部素质就行。在老师眼里,你学没学过表演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主要就是看考生能不能抓住一试、二试、三试的机会,能不能充分将其作为演员的素质展现出来。”
艺考也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对此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认为,艺考就是对人才的选拔、对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艺考是为了造就知识结构合理,电影专业能力扎实,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的人才,顺应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发展需要。
艺考,即艺术类考试。对于面临高考压力的学生及家长来说,这个名词他们再熟悉不过了。艺考既是为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准备的一次才艺展示,同时也是那些从小苦学苦练艺术的学生们搭建的一座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
艺考人数逐年增加,今年也不例外。据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办主任夏丹透露,今年约有21000名考生报考中传媒艺术类相关专业,比去年增加了近5000余人,而最终能成功录取的仅664人。截至2月11日下午6点,北京电影学院本科招生考试的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报名总数达18042人次。
艺考为何如此“热门”,学生参加艺考究竟是为了什么?
艺考“热度”难降
二月的寒冷,难挡艺考的“热度”。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校园里,这几天多了许多张陌生而稚嫩的面孔。他们为自己的“艺术之梦”踏进这个校园,参加“能”让他们实现自己梦想的艺术类考试,脸上写满了紧张、羞涩与憧憬。刘航从山东来到北京参加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考试,“6岁就开始学钢琴,从学琴开始我就没有少挨过老师和父母的训斥。准备了很长时间,顺利通过艺考才对得起努力学钢琴的那些年。”
在北京电影学院,记者见到一位来自香港的家长在报名场外焦急等待,“我家孩子从小就喜欢摄影,这次是来报考摄影系的,前两天我们刚参加完中国传媒大学的电视摄影专业考试。孩子的兴趣是摄影,我们家长就陪着他,希望他能如愿以偿。”
除了因为兴趣或者志愿而加入艺考的人之外,通过突击学习艺术、只为走艺考这条成名“捷径”的也大有人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院院长徐沛东说:“艺考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好。很多学生能看出来从小就学习声乐、器乐,而且程度不浅。而有的学生一听就知道是家长逼着学习艺术的,整体感觉不到位。”随着艺考的升温,许多家长选择从娃娃抓起,很小就让孩子背着书包到处拜师学艺,孩子从小压力很大。面对这种情况,徐沛东表示,艺术学习还是要看孩子的兴趣,不能一味强求。
招生更注重综合素质
据夏丹介绍,从2011年起开始实行专家推荐制度,是为了选拔更具艺术天赋和特长的学生,这种方式的选拔的确能选到“好苗子”。夏丹介绍了去年的情况:“去年有一名高中生,十多岁就是四川作家协会的会员,并且已经发表了10多部作品。当时作家梁晓声极力推荐他参加我们的艺术类考试,通过考试我们发现学生的文学水平确实很高,该学生高考通过了该省的重点线之后,就被录取到我们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艺术类考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据了解,在面试过程中,考官会随机就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向学生发问。这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对那些在外面参加培训班或者提前准备过的学生来说,有些问题可能会问得他措手不及。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教授崔新琴说:“我认为,考生最重要的是真诚。作为考生来说,只要在考场上相对能够比较松弛、自然、真实、大方,展现其内部素质就行。在老师眼里,你学没学过表演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主要就是看考生能不能抓住一试、二试、三试的机会,能不能充分将其作为演员的素质展现出来。”
艺考也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对此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认为,艺考就是对人才的选拔、对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艺考是为了造就知识结构合理,电影专业能力扎实,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的人才,顺应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发展需要。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