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专业成新热点 破解高校专业“冷热怪圈”
2011年08月11日
来源:北京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根源
市场需求的错误判断
“一流学生学财经,二流学生学计算机,三流学生学工科。”数年前,这句顺口溜风行社会。短短几年,热门专业频频被亮“红牌”,专业“冷热倒挂”原因何在?原因有三:
一是家长和考生盲目跟风。调查显示,近年的高考尖子生大都涌向金融、法律、IT类专业,期望日后进入这些“有名有利”的行业,当光鲜的白领金领,导致优秀学生选择攻读机械、化工、冶金、水利等工科类专业的越来越少。所以,家长和考生选择专业时,不能只看现在,更要看到将来。
二是体制存在弊端,专业更新落后。 “冷热怪圈”经年累月打不破,且愈演愈烈。高校应分析社会人才需求,即人才培养数量、层次、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匹配,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单单迎合家长和考生对所谓热门专业的盲目追求。政府部门对于平衡大学专业的“冷热”度,也应积极引导。
三是社会价值观存在偏见。专业“冷热怪圈”的形成,与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观也有关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优秀学生争着上工科,如今许多学生的就业目标是坐在四季如春的办公室里挣高薪。对市场需求的错误判断,导致需求失去平衡,引发“专业结构性矛盾”。所以,要打破怪圈,市场永远是风向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