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高录取率将成定局 高考改革新契机

2010年06月24日 来源:新华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些教育专家表示,考生减少和录取率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考改革形成倒逼机制,成为促进招生制度改革、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契机,但破解高考改革难题绝非易事。

为了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减少在属地招生计划6000余名,调出计划主要投向河南、安徽、广西、河北等中西部省区。同时,今年西部省区招生来源计划共安排161.4万名,较去年增加约12万名,高于全国来源计划平均增幅3.3个百分点。

“这样的力度仍然是不够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考生人数减少,是重点高校减少属地招生计划、把指标投给其他地方的最好契机,但结果尚不理想。以北京为例,北京今年的生源比去年减少20%,可北大、北师大等高校在北京地区的招生规模没有减少。“换句话说,北京地区考生今年进北大的机会比去年增加了。” 如何在选拔优秀人才与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实现平衡,是高考改革难点所在。以高考加分政策为例,山东省今年高考中取消了所有省内的高考加分项目,一时引发社会热议。有人认为高考加分本来是为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取消加分无疑是使高校招录再次回到了“分数定胜负”。多数人则拍手鼓掌,认为目前不少高考加分在操作中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严重损害高考公平。

山东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解释,对有特殊才能的考生的照顾会以其他形式体现,山东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录取依据的试点将在去年两所高校四个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

熊丙奇指出,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至2020年)》已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具体操作。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