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公信力遭质疑 需防招生“过度自由”

2010年01月19日 来源:现代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校招生权扩大后的隐忧

防招生“过度自由”

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政策推出的主旨是打破“一考定终身”,推动高校录取制度改革。但一些学生、家长和老师则抱怨:名校自主招生政策一年一变,我们感觉跟不上;自主招生名额日益增多,学生如果拿不到“优惠券”,要通过高考进名校越来越难,所以逼着我们成为“招生政策研究专家”;大学来中学“掐尖”时间提前,高中三年不得不演变成两年的“压缩版”……

一名高校招生工作人员表示,名牌高校自主招生方案花样频出,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拔尖”,把最好的高中生招进来。有名校为了动员目标尖子生报考,除自行打电话动员外,还请中学帮忙,承诺一名指定尖子生报考便额外增加该重点中学报考自主招生的名额一个。

大学青睐优质生源本无可厚非。自主招生给了高校更大自主权,但怎样用好自主权,需要高校和教育部门好好研究。如果招生政策和措施年年变化,考试的种类名目繁多,那只会让考生无所适从,增加负担。如果自主招生只是为了让名校提前“抢生源”,让原本就可以通过高考进入名校的学生多经历一番“折腾”,那么自主招生的价值就不能充分体现。当自主招生从数年前的“小试牛刀”,发展到现在的“全面开花”,尤需防止“过度自由”。教育主管部门在“放权”的同时,也需广泛听取来自学生、中学老师和家长的意见,起到调控和引导的作用。

高校生源争夺战越来越激烈,这是大势所趋。只是,把全国优秀考生“揽入怀中”之后,高校是否想过:怎样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把这些好苗子培养成国家所需的杰出人才、拔尖创新人才?

自主招生公信力遭质疑

需要法律规范

随着自主招生的推行,对高校公信力的质疑也不断出现。当前,影响自主招生公信力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操作透明度不够;笔试试题的选择特别是面试的评判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其本人和家庭的信息披露非常有限。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117名公众的调查显示:66.7% 的人认为自主招生过程中权钱交易不可避免,56.8%的人认为过程不够透明。

那么,是不是只要加强社会监督,就能保证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健康发展?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副教授高家伟认为,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良好运行,除了监督保障外,还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健全的程序、及时的救济等配套设计。

纵观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这几年历程,与教育部设定规划、原则相比,高校自行探索的成分似乎更多一些。根据教育部最初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5%的上限只在高校第一年试点时不得突破,一些名牌高校的自主招生比例其实已经达到了10%。以致2009年教育部明确取消自主招生5%的名额上限时,这个意在让高校招生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的政策在高校中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目前,高校自主招生仍然要看高考分数,因此不少高校希望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即借鉴“复旦大学模式”,在自主招生过程中直接签订预录取通知书,学生仍然参加高考,高考成绩仅为参考。

高校自主招生到底应该掌握在多大范围内?自主招生能否突破高考分数的限制?自主招生应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程序?如若发生舞弊现象谁应承担责任、应承担什么责任?目前并未见到相关规章制度予以明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由于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实践的范围和时间均有限,各种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此,高家伟认为,高校自主招生是高校面向社会公开招收符合特定条件的生源的法律行为,它不仅在宏观的层面上涉及国家高校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而且在微观上涉及特定考生的受高等教育权平等法律保护的问题。高校自主招生的内部管理机构、具体手续办理等事项属于高校内部管理事项,可以由高校自主规定,国家不予干涉;但是,高校与公民之间的以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受高等教育权的平等法律保护的外部法律事项,因涉及到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应当尽快纳入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调整的范畴。国家应当尽快出台高校自主招生的法规或者规章,明确规定高校自主招生的范围、标准、程序、救济等事项。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