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公信力遭质疑 需防招生“过度自由”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当下的中国,高考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模式拥有无可撼动的地位,但关于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也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在一系列的高考改革探索中,自2003年开始的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目的的自主招生政策最具开拓性与实践性。自主招生实行8年来,人们的争议不断,带给广大学子的观念冲击不断,引发的争论与思考也一直不断。
核心提示
2003年,我国启动了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自主招生改革,开始了探索多样化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的“破冰之路”。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在上海率先进行了“面试说了算,高考作参考”的自主招生新探索——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并实现了自主招生比例从5%到10%的突破。
2009年,北大实行中学校长推荐制,清华宣布与南京大学等五校实行联合自主招生。
尽管在自主招生走过的8年和自主选拔录取走过的5年中,争议不绝于耳,但不可否认,通过自主招生的探索,“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正在改变。
8年政策之演变
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
“在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据介绍,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控制在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由试点学校及有关省级招办单独公布,并报教育部备案。”在这则新闻刊发之后,深度影响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自主招生在争议中拉开了序幕。
是年,22所高等学校在公众的质疑与期盼中开始了破冰之路。而在接下来的8年中,教育部要求的“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一步步得以实现。
2004年,自主招生由过去的指定地区、指定学校推荐改为“个人推荐与中学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不仅重点中学的学生可以报名,普通中学的学生也可以自荐。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不再纳入自主选拔的录取范围。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在上海率先进行了“面试说了算,高考作参考”的自主招生新探索——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并实现了自主招生比例从5%到10%的突破。
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次将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推向上海之外的地区;北京大学推行了自主招生的“校长实名推荐制”改革。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年底,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5所著名高校首次联合启动了被称为“五校联考”的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的新探索。与此类似的,是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香港大学早前公布的自主招生办法,就是“三校联考”:考生可在北京大学和北航两校任一学校提交申请资料,通过初选后,进入笔试。考生只要参加一次考试,就可以申报三所学校的面试资格。
2010年,一些高校不再排斥往届优秀生源。北京大学的降分优惠,最高达到了30分。高校开始通过鼓励高一、高二学生报考,提早1~2年争抢高中优秀生源。
据统计,2009年通过自主招生途径入读北大、清华的学生已经占两所学校当年全国招生人数的1/3以上。2010年,拥有5%招生自主权的高校将从76所增加到80所,对比2003年的22所,增加了近3倍,而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8年间翻了6番。
一系列的政策和数据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信号:自主招生正日益成为高校招生改革的大势所趋。
自主招生带来了什么
理念转变是关键
毋庸置疑,越来越创新的招考方式,使越来越多有着特殊才能的学生不再担心去挤“唯分数论”的高考独木桥。那么,自主招生带来了什么?自主招生是否能够力挽狂澜,推行我们所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
更多的学生开始关注各所大学的自主招生政策,加入自主招生的应考大军。面对涵盖面广、灵活度强的试题,面对教授学者的层层面试,学校开始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开始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另一方面,针对自主招生面试环节辅导的校外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
一份由上海市教科院联合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开展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对苏浙沪高中教育的影响调研”显示,有57.8%的学生认为高校自主招生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加重了;46.7%的教师表示,“自主招生使自己的教学负担和工作压力加大”。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因是,部分高中调快了教学进度,增加了教学内容,并且开设有针对性的“应试”辅导。
“自主招生的确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社会也需要纠正对自主招生认识的两个误区。”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陶正苏认为,其一,高校自主招生的本意就在于突破“应试”模式,真实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特长,所以并不希望学生和中学做“应试”的准备;其二,选择偏才、怪才也并不是自主招生的主要目的。
陶正苏认为,自主招生的目的在于探索多样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之路,“通过选拔方式之变真正带动人才培养模式之变,这才是自主招生改革的价值所在,而这需要各方理念的转变”。“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这一改革时,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需要学校去鉴定和推荐时,它必将推动中学对教育教学和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陶正苏说。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