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如何看待12万大学生入伍当士兵

2009年09月17日 来源:光明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特邀学者:国防大学 公方彬

  主持人:本报记者 陈劲松

  编者按 

  国家和军队不久前出台政策措施,将招收总数达12万人之多的大学生入伍当士兵。如此大规模招收大学生士兵,在我军历史上尚属首次。如何看待这一军队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本栏主持人请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发表看法。

  是历史的重复,还是时代使然

  主持人:您去年在向军委总部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就提出“关于采取必要措施,借助有利时机,推动建设一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士兵队伍的建议”。当时,您是如何考虑的?

  公方彬:当时,我认为,建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士兵队伍的时机已经到来。在金融危机导致就业率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制订相应政策把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吸引到部队中来,是完全必要的。

  主持人: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950年,《中央关于动员近十二万青年学生、工人报考军事干校的通知》曾发向全国,周恩来总理还专门就动员学生、青年参加军事干校计划和分配问题给毛泽东、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写信。今天,又将有12万大学生进入军队。对此,您作何解读?

  公方彬:表面看,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但从根本上看,这说明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已经实现巨大飞跃。因为这前后两个12万学生集中入伍,不管是从职能任务上看,还是从动因上看,都已经有很大不同。

  主持人:我军历史上有三次知识分子抑或学生大规模入伍,请就此做一分析。

  公方彬:第一次出现在延安时期。1939年,毛泽东为党中央起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政策性文件,强调“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对于知识分子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这一精神,总政治部通知各部队,要“大批地吸收纯洁的革命的知识分子参加基层工作”。此后,便出现革命知识青年成批投入军队的现象。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适应军队建设的需要和改善部队官兵的文化构成,国家动员数万大学生进军队。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要避免被扼杀于摇篮之中,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而达成这一目标的途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提高广大官兵的文化素质,建设现代化军队;再一个就是加紧撒手锏武器的研制。两方面都涉及到吸收地方人才入伍,于是国家和军队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地方院校接收大批毕业生充实到部队军官队伍中来。正是这一有力措施的落实,提高了部队的整体文化素质,保证一些技术军兵种顺利组建;在加快国防尖端武器装备研制方面,有针对性地选调地方科技人员到军队中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更好地完成机械化建设,自1980年起,我军便有计划、大批量地接收地方大学毕业生入伍。1983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国家计委、教育部、总参、总政《关于分配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到军队培养军政指挥干部的请示的通知》,从这一年起,连续3年从地方大学批量招收毕业生,补充到基层军事指挥岗位上去,对军队基层军官队伍人员结构的改善,尤其是更新部队的思想观念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主持人:与前三次大量吸收知识青年入伍相比,本次有何新特点?

  公方彬:这一次招收大学生入伍,与其说是军队建设的特殊举措,不如说是国家与军队建设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社会基础:从军队建设上来讲,战争样式的重大转型对人才产生新的需求;从国家的人才培养状况看,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2002年大学入学率突破15%,2007年达到23%,大量的大学生产生出来,必然要进入各行各业,包括军队,这是其客观必然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