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高职——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发展纪实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才培养多元监控 育人质量稳步提升
青海交职院全面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针,视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本着“提高质量为核心、资源监控为保障、科学评价为手段、适时反馈为途径、持续改进为目的”的质量监控保障原则,构建了“学院、系部、企业、学生”“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规范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实时、定点、定期对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质量控制点进行监控,使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适时修正和完善育人轨迹,使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大赛展示师生风采 职教铺就圆梦舞台
2013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系列活动中,青海交职院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不仅为青海交职院争了光,也为青海的职业教育争了光。在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上,专兼职教师和学生精心设计制作的5件作品,在来自全国36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1个“一等奖”、 1个“二等奖”、 3个“三等奖”;在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中,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的学生,获得1个团体“二等奖”、3个团体“三等奖”,导游技能赛项中获得1个“三等奖”。
2013年,在青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校企共建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厂校融通、项目引领、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等3个项目分别获得1个“一等奖”, 2个“二等奖”。在全省“微课”比赛中,校企共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4门课程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青海交职院通过集团化办学,校企间基本形成了“相伴互助同发展、共融共赢创未来”的交通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秉承“交融通达,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共同书写从校企“跨界”合作到“无疆”融合的西部传奇。
职教集团搭平台招生就业上台阶
青海交职院把招生就业工作作为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就业作为办好高职的“突破口”,采取了“专业设置对接市场需求、招生依据对接办学条件、培养规格对接用人标准、职业规划对接就业教育和为学生提供保险保障”的“四对接一保障”措施,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信息调研—计划招生—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一条龙招生就业服务体系。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在青海省三轮“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中,均排名第一,3次被评为“青海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招生工作红红火火,近五年考生“一志愿”报考率逐年攀升,2013年达92.1%。报考原因分析,学院品牌占19.18%,专业爱好占38.41%,就业优势占32.87%,他人推荐占5.24%,其他占4.3%。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数百万高校学子面临找工作难的窘境,而地处西北高原的青海交职院就业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在集团内共召开各种形式的招聘会30余次,为1575名毕业生提供了3794个就业岗位;合作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1525名,直接录用1319名毕业生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83.74%,就业率达99.03%,毕业生专业对口率95.76%。教育部认可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数据调研显示,青海交职院2011、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均高于全国水平。不仅如此,今年4月,一汽大众组织西北地区经销商在学院召开专场招聘会,仅一个下午,64名汽车专业二年级学生从经销商手中拿到了2014年就业的“通行证”,他们自豪地成为一汽大众的准员工。
六大功能充分发挥社会服务效果显著
说起青海交职院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服务机构,在青海的职业教育界乃至全国的交通类职业院校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2012年产值突破5个亿,这个数字像一颗小当量“原子弹”,在全国交通类院校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学院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服务机构建设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最初的师生勤工俭开始,经过了初具规模期、转型期到产学研紧密结合成熟期,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不言而喻。20多年来,以独资、股份制、加盟等形式成立了1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服务机构,确立了“行业为依托、专业建设为载体、产学研结合为目标、增强发展造血功能为动力、廉政建设为保障”的建设与发展思路。2012年底,将1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服务机构整合为校产集团,集约型规模优势更加明显,充分发挥“学生实训的主课堂、双师培养的主阵地、校企合作的试验田、服务社会的主渠道、学院发展的加油站”等功能。
校产集团积极开展面向行业、社会的技能及职业培训,提供技术服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仅2012年签约的技术服务合同项目达1089项,为行业培训干部、专业技术等人员6842人次,职业技能鉴定1488人次,共完成产值5.33亿元,上缴营业税、所得税937.38万元,实现净利润1883.5万元。为社会解决就业人员500多人。资助5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至毕业。如今,校产集团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已成为服务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排头兵”,充分显示了“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学生实训、双师培养、社会服务、自我造血”的六大功能。学院经费收入已形成财政、学费、创收“三足鼎立”,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出了一条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子。
校校合作“大美青海”撒誉四方
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快乐地走出教室,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圆圈,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热情奔放的“锅庄舞”。这一幕不是出现在青海交职院的校园,而是在湖南交职院的课间活动中,这段舞的教练不是专业老师,而是来自青海交职院的交流学生。
这不是个案,在辽宁、江西等省份17所合作学校中,都可以看到来自青海交职院的交流学生向当地学生介绍青海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的现象,这些学生无形中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使者。
校校联合办学是青海交职院“开门办学”模式探索的举措之一。学院先后有2000多名学生在省外院校完成了第三学年课程、顶岗实习及就业。并有300多人次的中层干部、教师互访交流,挂职锻炼。开放的办学和交流机制,不仅实现了与内地院校教育信息和优质资源的共享,还汲取了先进的发展理念,也让“大美青海”的文化撒誉四方。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