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库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基本信息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 模具 焊接技术 模具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机械工程
去看看 >>
统计信息(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17 年12月30日)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
高考文理科比例
男女比例
专业介绍 更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学生系统学习模具设计制造、材料成型工艺、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现代模具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成型过程分析、模具产品设计与制造、设备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材料成型加工、模具等相关领域内从事产品试验研究、设计与制造、设备操作维护、生产组织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数控编程、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CAD/CAM、模具制造工艺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装配体测绘实训、AutoCAD机械制图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模具课程设计、模具CAD/CAM技能训练、现代制造技术实训、数控编程实训、专业技能强化实训、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实验、机械原理实验、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液压传动实验、数控编程实验、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
本专业方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查看完整介绍]
专业核心课程:材料成型原理、材料加工工程学、材料变形与模具设计(CAPE/CAD)、模具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现代检测控制技术。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查看完整介绍]
1.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电工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计算机控制原理与应用、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模具制造技术、焊接技术、CAD/CAM基础、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等课程。
3.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机械制造、汽车及船舶制造、金属及橡塑材料加工等企业从事焊接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领域中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查看完整介绍]
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上海市教委本科教育高地重点建设专业,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数千名材料成型、先进制造领域的专门人才,毕业生深受汽车、模具、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欢迎。本专业以培养“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以先进材料成型、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为方向,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重点掌握先进材料成型、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能够解决先进材料成型、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在汽车、模具、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生产设计、研究开发、质控管理、市场经营等专门工作。
主要课程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方法、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电工与电子学、工程制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热工与流体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英)、材料选择与设计(英)、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设备及控制(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材料加工CAD/CAM、金属材料成型CAE技术、塑料成型CAE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掌握先进材料成型、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专门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先进材料成型、智能制造、增材制造领域能胜任生产设计、研究开发、质控管理、市场经营等工作的卓越工程人才。毕业生适合进入汽车、模具、智能制造、增材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生产设计、研究开发、质控管理、市场经营等专门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详见:http://zhaoban.usst.edu.cn/clcxjkzgc/list.htm
专业介绍:授工学学士学位
学制:4年
主干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流体力学、材料成型工工艺基础、材料成型工艺装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CAD/CAM基础、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反求工程与快速成形、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原理及应用、创新设计等。
就业方向:从事材料成型与数字化模具领域内的研究、设计、制造、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中外企业、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等,近年来,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于苏州及周边经济发达地区。本专业最近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近100%,与本专业相对应的我校博士点是激光制造工程、数字化纺织与装备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
[查看完整介绍]专业点分布 详情
本专业推荐人数较多的高校 (本校学生实名推荐) 更多
相近专业
专业名称 | 开设院校 | 就业率 | 毕业生规模 | ||
---|---|---|---|---|---|
机械类 | 188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38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85000-90000人 |
机械电子工程 | 299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14000-16000人 |
工业设计 | 324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12000-14000人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128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9000-10000人 |
车辆工程 | 257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18000-20000人 |
汽车服务工程 | 192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7000-8000人 |
微机电系统工程 | 1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50人以下 |
材料类 | 102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4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14000-16000人 |
材料物理 | 92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3500-4000人 |
材料化学 | 174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7000-8000人 |
冶金工程 | 49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4500-5000人 |
金属材料工程 | 95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6000-7000人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98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6000-7000人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192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12000-14000人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39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1000-1500人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7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250-300人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22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900-1000人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45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1500-2000人 |
功能材料 | 35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1000-1500人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8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200-250人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5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1000-1500人 |
电子封装技术 | 11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250-300人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31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800-900人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12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500-600人 |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 15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500-600人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15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900-1000人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45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2500-3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