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2008-05-17 09:25
大连水产学院简介 大连水产学院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水产和海洋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78年更名为大连水产学院。原隶属于农业部,2000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大连市海滨,有黄海校区和渤海校区两个校区(另有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大连市瓦房店市),优雅的校园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75.46万平方米,海上试验基地面积6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43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1500多人。校本部有二级教学实验室(实验中心)12个、功能室175个,有9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4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4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4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6个研究所。 学校设有13个二级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海洋环境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法律系、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另有研究生部和留学生部。学校拥有水产一级学科和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38个本科专业和28个高职专业,形成了以硕士研究生教育为龙头,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高职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适度发展的教育体系。 学校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700多人,其中副教授以上350多人,在各个学科领域均有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和研究方向负责人。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人,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4人,国家和辽宁省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0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百、千层次的人员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0余人。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和2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6%。 学校科研基础扎实,海珍品中扇贝、魁蚶、海参、海胆、鲍鱼等的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均先后由我校的科研人员攻克。2004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星火计划等在内的科研项目220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35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 学校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注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2002年以来,学校获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奖励82项;获“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省级奖励120项;获省市大学生“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电子设计”、“广告设计”、“英语”、“力学”等竞赛奖励64项。 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为国家海洋水产和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四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得到辽宁省教育厅的褒奖。 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相继与大连市、葫芦岛市、锦州市、盘锦市、丹东市以及北京、黑龙江等省市的30多个地方政府和渔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发挥了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签署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开展了留学生教育。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蓝色的世纪,根据国家海洋水产事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加快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海上大连”的建设,学校提出了创建“大连海洋大学”的奋斗目标。天道酬勤,海纳百川,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将在“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以服务和贡献求支持,以改革和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传承水的精神、海的胸怀,通过努力,把学校建成水产和海洋学科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各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在国内外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大学,为辽宁区域经济建设和国家海洋水产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热忱欢迎有志于海洋水产事业的学子们报考大连水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