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组226中“密码科学与技术”主要学习哪些内容,就业方向是什么 今年招生排位大概是多少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视能力与素质”的教育指导思想,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能系统地应用密码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较强的英语能力,能够支撑和引领国家密码领域的发展,能够在密码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密码相关的软件研发与硬件应用、产品设计与研发、系统设计与分析、密码技术咨询与评估服务、密码规划管理等工作,并可继续攻读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博士学位。 #培养基本要求 根据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及发展定位,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如下基本要求: 1. 具有坚定的信仰,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安全保密观念。 (1) 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熟悉密码相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并以此指导信息系统建设。 (3) 具备一定的社会工程学经验和较高的警惕性,具有较强的安全保密观念,并能身体力行,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要求。 2.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广泛的交际、协调和组织能力。 (1) 了解文学、艺术、心理学等人文知识,了解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军事、法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密码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2)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3) 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针对密码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4) 具备项目管理能力,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管理因素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3.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广阔的科学视野,了解科学技术前沿。 (1) 熟练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密码学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软硬件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和解决密码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研究分析密码领域的理论与工程问题,并根据自身知识设计或寻找问题解决方案。 (3)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4) 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密码技术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4.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1) 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独立从事软硬件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2) 能够熟练掌握操作系统、数据库、算法、网络等计算机技术。 (3) 能够熟练掌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架构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5. 具有扎实的密码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系统化密码设计、应用与分析能力。 (1) 学习并掌握密码科学与技术数学基础、密码学基本原理、高级密码学、密码协议、多媒体密码、密码分析、国产密码、访问控制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在工程实践中。 (2) 能够设计解决密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案,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设计并实现满足密码需求的功能模块和软硬件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密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方案、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 能够基于密码学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和评价密码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带来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课程体系 本专业要求:总学分修满 160 学分,其中必修学分 112,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选修学分 20,通识教育选修学分 16。 主干学科: 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主干课程: 密码学导论、密码学数学基础、密码管理与法律法规、信息论、高级密码学、密码分析、密码工程、可证明安全理论、密码安全检测与防护、代数与编码、复杂性理论、数字逻辑、近世代数、有限域及其应用、密码协议、公钥密码、对称密码、数字签名、量子密码等。 实践教学占比: 本专业实践学时达到总学时的 20%以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基础教育必修课内实验/实践、专业教育必修课内实验/实践、基础教育选修课内实验/实践、专业教育选修课内实验/实践、竞赛实践(密码设计竞赛等)、实习与实践、密码创新创业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