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建筑类(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建筑类

(含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专业名称:建筑学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外空间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与新技能的专业人才。建筑学培养涵盖科技、历史、艺术、结构、环境行为学、人体工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通过项目式设计为中心的学习,结合调研与思辨、创意与设计、建构与管理等三个支持模块,培养毕业生具有对建筑与工程设计的整体认知能力、新科技在设计中的整合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及跨界发展的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建筑史、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景观设计、城市设计、BIM与VR、设计图解、设计人工智能、模型表现与3D打印、数字化建造

就业方向:

1)建筑或规划设计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城市空间、室内空间设计等领域的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等相关工作。发展方向为数字化设计师、人工智能建筑师、经营或拓展部门的管理者;

2)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领域。从事项目开发与策划、设计管理、创意设计与项目咨询等工作;

3)政府的建设管理部门。从事城乡各项建设事业的规划和建设实施管理等工作;

4)建筑与相关工程设计、EPC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等。发展成为建筑师负责制下的工程全过程管理型人才;

5)可攻读国内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设计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研究生。



建筑学(智慧设计)(本科)

专业名称:建筑学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数字孪生技术、智慧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与新技能的专业人才。通过课程包项目式设计为中心的学习,建筑学(智慧设计)培养涵盖空间设计能力、数字孪生能力、智慧设计能力三个主要模块,培养毕业生具有对建筑数字化与工程智慧设计的整体认知能力、新科技在项目中的整合应用能力、创新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形成跨界发展的能力优势。

主要课程:经典建筑解析、建筑与城市设计、设计图解、未来建筑设计、BIM与VR、建筑物联网、数字孪生技术、设计AI(人工智能)、数字展厅与沙盘、数字建筑与园区、智慧城市设计等。

就业方向:

1)人工智能、文化创意、园区运营、城市更新等领域。从事项目开发与策划、管理与运营、创意设计与项目咨询等工作;

2)建筑或规划设计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城市空间、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等相关工作。发展方向为数字化设计师、人工智能建筑师;

3)政府的数字资产管理、城乡建设管理部门。从事数字化管理、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等工作;

4)可攻读国内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数字化、设计人工智能、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等方向的研究生。


城乡规划(本科)

专业名称:城乡规划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城乡规划、城市设计、环境景观等领域的设计、新技术应用、综合管理等方面能力的专业人才。城乡规划是一项侧重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要具备处理协调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与历史传承等一系列关系的意识与能力。毕业生应具备开阔的行业视野、科技认知、生态观念等基础素养,并进一步具备跨行业的管理能力、综合的统筹能力。

主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发展史、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GIS空间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乡村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环境与生态、BIM与VR、设计人工智能等。

就业方向:

1)国土空间、城乡规划、城市设计、智慧城市等相关的设计、咨询机构。从事相关的策划、设计、咨询、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发展方向为空间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规划设计及管理者、业务拓展与管理者等;

2)政府部门。从事自然资源、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国土空间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3)城市更新、文旅乡创、乡村振兴等领域。从事项目拓展与策划、设计与研发、流程与管控协调等工作;

4)可攻读国内外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与理论、GIS、大数据、人工智能、生态发展与规划等方向的研究生。



风景园林(本科)

专业名称:风景园林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从生态、技术、文化出发,基于产学深度融合与前沿实践应用,培养具有专门技术能力或创作表达风格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熟悉园林景观设计规范、学科历史、景观环境与建筑工程设计、仿真模拟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可视化及VR表达能力。毕业生应具有综合的环境生态观、中外文化观、人本发展观、社会历史观,以及文化与技术的协同能力。

主要课程:风景园林设计经典作品及历史理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及植物设计、园林建筑及环境艺术、城乡规划与设计、设计图解、设计人工智能、BIM与VR、摄影测量及遥感技术、碳汇分析与计算等。

就业方向:

1)园林景观、国土空间、生态发展相关的设计、咨询机构。从事相关的技术服务、数字化及人工智能转型等工作。发展方向为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规划、生态修复、碳汇分析与交易、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的设计、管理岗位;

2)园林景观类工程公司、企业。从事风景园林相关规划设计、工程管理、运营维护、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发展方向为工程设计、技术管理、运行管理等岗位;

3)政府部门。从事城市园林景观、公共绿化景观、国家公园等方面的投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数字化转型、碳汇管理等过程环节的各项工作;

4)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公司或机构。从事城乡规划、生态建设、园林建筑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管理工作;

5)可攻读风景园林、生态规划、生态资源管理、中国建筑史和古建设计、GIS、生态大数据、设计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