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品种选育与生产、种子加工与检验、种子经营与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种子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作物育种、种业科技开发、种子生产、推广、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现代种业领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五年左右,将成长为种业领域的业务骨干。

办学条件: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任教师17人,形成以高级职称教师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教学骨干的教学团队,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多年的教学与改革实践经历,整体水平高。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人(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6人),中级职称教师(讲师)10人,双师型教师9人(52.9%),获得博士学位人数12人(70.6%),硕士学位人数3人。入选辽宁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1人,辽东学院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丹东市自然学科带头人1人,校外兼职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7人。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合理,来自沈阳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专业结构均衡,包括作物学、植物保护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微生物学等农业大类学科。

本专业拥有先进的专业实验室,总面积305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142万元,校内作物育种实践基地20亩,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处,其中辽宁省农科教合作培养基地1处,校级实践基地4处,这些校内外实践基地和实验室有利地保证了学生的实验实习和生产实践。

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依托丹东地区的地域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丹东市两个院士工作站——丹东市农业科学院、东港市示范农场的玉米育种和水稻育种的优势,重点培养学生玉米和水稻育种及良种繁育工作的能力,实现企业深度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推进转型发展。

科研及教学成果: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近年来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7项、校市级科研项目23项;横课题9项,完成省级科研成果7项;获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SCI检索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创新团队奖和科普奖各1项、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项、辽宁省农业科技贡献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各1项,丹东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丹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初次就业率在92%以上,考取研究生的人数逐年上升,硕士研究生的被录取率连续五年均在50%以上。种子专业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6项、省级15项、校级71项,参加辽宁省“创青春”、“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获省级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6人次,参加辽宁省动植物标本大赛获省级一等奖20人次、二等奖7人次,其他各类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30余人次,学生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