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天文学(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一、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天文相关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国家、大湾区和广东省在基础研究、教育科普、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备良好的数理和天文专业知识与理论基础,掌握基本天文观测和数据分析技能,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外语和其它专业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力发展性强的拔尖创新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天文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能够胜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普机构和中小学等单位与天文、航天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科普或管理工作,未来可成长为上述相关行业的骨干和精英。

三、专业核心课程

数理类: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四大力学,普通物理实验等;

天文学类:天文学导论,普通天文学,实测天体物理学,天文统计学,人工智能与天文大数据处理、天文实验等。

四、培养特色

(1)针对天文学所面临的海量数据的挑战,本专业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数理和天文专业知识与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天文观测和数据分析技能,具备较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多波段海量天文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

(2)发挥师资队伍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学科平台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实施导师制,构建科教深度融合的专业培养体系,以高水平前沿课堂为引领,以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和训练为过程,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毕业要求

A. 思想要求

  A1. 信念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上进心强,坚定唯物主义哲学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A2. 三观正确: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家国情怀,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观;

  A3. 品行端正:要明辨是非,要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

B. 知识要求

  B1. 专业知识:较为系统和完整地掌握数理和天文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天文学相关专业方向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有所了解;

  B2. 工具知识:熟练掌握外语,达到四会;熟练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B3. 人文社科知识:具有一定的哲学、文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及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B4. 其它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

C. 素质要求

  C1. 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现代意识、全球意识、团队精神;

  C2. 专业素质:具有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意识及工程技术素养;

  C3. 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D.能力要求

  D1.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自学能力、文献研究能力以及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D2. 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观测和分析实践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D3. 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方法、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

  D4. 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团队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较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活动策划能力。

六、修业指导

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允许在七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毕业总学分不少于163.5学分。本专业课程基本框架为公共必修课程,通识类选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模块,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1. 学习规划。生入学后就做好本科学习规划和本科后规划,学习规划中包括课程学习、课外学术/科技和社团活动、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等。学生在前4个学期学习中,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上。从第5学期开始侧重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学习和专业实践。

2. 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全体学生必须修读且须取得相应学分的课程方能毕业。

3. 专业实践环节。所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实习、毕业论文)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且须取得相应学分方能毕业。天文科普教育实习和天文台实习将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毕业论文是科研能力和学术协作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时间为12周,在第八学期进行。建议学生尽早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提前为毕业论文做好准备。

4. 专业选修课程。须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至少取得25个学分。建议选修课程有:Python程序设计、创新创业实践、广义相对论基础、恒星物理基础、理论天体物理学、高等数学(一)选讲、天体辐射机制、星系天文学、天文软件应用等。

5. 通识类选修课程。毕业前至少取得14个通识类选修课程学分,其中在“历史与文化”模块至少选修2个学分;在“艺术与审美”模块至少选修2个学分;在“创新与创业”模块至少选修2个学分;在“运动与健康”模块至少选修1个学分,即学生须在三年级、四年级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及达到校园跑规定里程及次数后获得“大学体育5” 0.5学分、“大学体育6” 0.5学分,经学校批准在三、四年级参加交换学习或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可免修该两门课程。通识核心课程累计不少于2学分。

通识类选修课可在全校性通识类选修课程、经教务处认定的大学城互选课及外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中选修。

6. 至少累计获得 9 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在“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至少 2 个学分,在“创新与创业实训实践”至少得 2 个学分;在“体育运动与审美体验”至少获得 2 个学分,在“劳动教育课程”至少获得 2 个学分。

7. 专业深造。本专业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应尽早准备,在学好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尽早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挑战杯、天文创新作品竞赛等科研项目,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本专业将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本硕衔接安排,为考研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