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普通教育)类) |
专业介绍: |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招生热线:18605742113
专业介绍: 该专业具有覆盖面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等特点,涵盖的学科领域主要包括“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等二级学科方向,培养能在集成电路和芯片设计、半导体工艺、智能光电信息处理、物联网工程等相关领域内从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学位: 4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视野开阔,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责任感、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扎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工艺以及光电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工作,具备解决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集成电路与芯片设计、半导体工艺与器件、智能光电器件与系统、物联网工程,以及由它们支撑的新能源(光伏)、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与芯片)、机器人(光电传感器和柔性电子器件)、无人机和虚拟现实(机器视觉和光学设计)等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开发、生产、维护、销售、管理等工作,担任相关领域的工程师、设计师等。近五年一次性平均就业率超过97%,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宁波、上海、杭州等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2024年本专业毕业生满意度第三方调查排名全校第一。
主要课程: 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其中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工程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等;实践课程模块包括:C程序课程设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数字系统设计、光电子课程设计等;选修课程模块的课程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智能成像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EDA系统设计、SOPC设计技术、智能光电信号检测与传感、光电子技术、微波工程、半导体器件与工艺等。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确定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特色: 在半导体微电子、人工智能、量子计算、6G通信等国家战略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始终是最核心的支撑学科与硬件基础。本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依托浙江省一流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建设有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专业与宁波本地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先后与江丰电子(微电子核心零部件制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甬矽电子(先进封装Top3)、中控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宁波红外光电研究院等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建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集成电路、半导体工艺、智能光电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培养从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 专业注重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电子设计、机器人、智能汽车、数学建模和物理创新等学科竞赛活动,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30余项。同时,专业实行学习导师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研发,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依托电子技术实验中心下设的多个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能够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并将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及实现转化。毕业生考研和出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数逐年增加,录取院校包括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在内的国内985、211等著名大学。2025年,攻读研究生人数达到新高,已经有超过25人获得国内外著名院校录取。
优秀校友: 吴江宏,男,2016年6月毕业于宁波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物理竞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大二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并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论文。2019年3月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信电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同年9月至今,在西湖大学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目前以第一作者在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scale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曾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称号。 郑显明,男,2016年6月毕业于宁波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期间学习刻苦,曾获校一等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荣誉。2016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专业硕博连读,其中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于国防科技大学某研究所学习,博士期间主要参与激光雷达研制工作,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四篇且多次参与外场实验。2021年5月至今在香港科技大学进行访学和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火星空间等离子体参数和空间等离子体波动。博后期间发表高质量论文一篇, 并参与学校一项空间载荷研制实验。 汪玲芳,女,2018 年6月毕业于宁波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稳居专业第一。曾获省政府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等个奖项。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它发明专利4项。2018年 9 月以学术硕士身份就读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并于 2019 转为硕博连读生,博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