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工程力学(本科(普通教育)类) |
专业介绍: |
江涛奔涌,智汇星河 这里浪花翻涌成探索的代码 礁石镌刻着文明的印记 今天与你携手启航 河海大学“工程力学”专业 专业介绍 工程力学是河海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专业之一,由中国著名力学家、教育家徐芝纶院士创办,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2个,是国内力学专业“国字头”教学资源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高校之一。 ▲徐芝纶院士铜像 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强劲引擎。工程力学专业守正创新,学生根据志趣,可以成长为扎根河海特色的专家型人才——传承百年水利基因,锻造重大工程核心力量,可以成长为引领产业变革的新质型人才——驰骋在新能源、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中,也可以成长为开拓学科前沿的复合型人才——以AI赋能力学重塑未来技术版图。 ▲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发展路径 一句话讲专业 院士创办、国内一流 学生培养 工程力学素有“永不失业”的专业之称。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利建设,到新世纪的土木黄金期,再到如今的新质生产力浪潮,每代力学毕业生始终站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通过40余年的建设与积淀,工程力学专业走出了一条“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要确保毕业生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特色发展之路。 近三年来,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升学率超过50%,进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985”高校或海外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中国商飞、中兴通讯、国家电网、比亚迪、宁德时代、金风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从参与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到投身智能装备的研发,力学人始终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破解复杂工程难题,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学生做力学性能测试实验 ▲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活动 ▲前往行业重点单位开展实习实践 ▲主办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比赛 培养特色:首批教育部新工科实践项目专业,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个性化培养。构建“智慧+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 未来可期:实施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通过专业导师、案例教学、项目科研等,引导学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掌握解决智能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朝阳产业技术难题的真本领。 ▲《汇智金盾--- 桥梁防撞奥博尔智慧金盾装置系统》 获第十四届“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全国银奖 ▲《风水行舟—智能水体机器人自主路径规划系统》广泛运用于我国智能巡河监测 学生升学、就业情况 升学去向: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升学去向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哈佛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 就业去向:中交、中建、中铁、中电建、中核、中广核、中车、中国商飞、上海建工集团等央企国企集团;比亚迪汽车、宁德时代、天合光能、华设设计、建华控股、TCL、华星光电、理想汽车、奇瑞汽车、美的集团、海尔集团、台积电等大型民企;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公务员、选调生。 专业亮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 ▲师资力量强大,拥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青年人才等国省级人才50余人;拥有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学团队 ▲教学成果突出,开设1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获评5项国家教学成果奖 ▲教学资源丰富,拥有1部全国优秀教材、9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6部省部级教材,4次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奖,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专家校友谈专业 岑 松 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河海大学1994届校友。 工程力学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基础专业,工程力学的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选择工程力学专业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工程力学会助你发现万物运动变化的驱动力和规律,工程力学将引导你发展哲学思辨思维,工程力学向你展示工科之美。 专业代言人谈专业 张 涛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高级主管,从事C919、C929、ARJ21等飞机的研制,河海大学2021届校友。 力学是一门充满无限可能的学科。不论读研还是工作,力学在工科范围内都有丰富的选项。我的本科同学和研究生同学的就业范围涵盖了水利、土木、汽车、新能源、航空、核能、交通、船舶、工业数据、家电、互联网等多个行业,也有人在科研单位和高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壮志凌云舒豪气,鲲鹏万里贯长空。祝福母校河海奔流不息,希望学弟学妹奋斗不止,“大哉河海奔前程,勿负邦人期!” 踏浪前行,心向浩渺 每一次江河的翻涌 都在丈量理想的距离 梦想 正从这里扬帆 欢迎报考河海大学 “工程力学”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