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江涛奔涌,智汇星河

这里浪花翻涌成探索的代码

礁石镌刻着文明的印记

今天与你携手启航

河海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河海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1952年由两院院士严恺先生创办,是创办时间最早、培养学生最多的办学点。本专业以当前国家“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需求和水运行业深水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为导向,服务于全国,拓展至海外的港口航道与海岸海洋工程建设,以培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己任,成为引领全国港航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先后入选江苏省品牌专业、首批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和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在全国港航专业中率先通过了六年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本专业逐步形成了“港航并重、海河兼顾”的办学特色,持续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目前,本专业所在学院是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委员会挂靠学院,牵头全国港航专业共同制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建设质量标准》。近三年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水利类一流专业排名中荣膺全国7星级,为全国30多个办学点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专业,在校友会、软科等中国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排行榜中均位列首位

图片

▲洋山深水港

——全球最大的智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吞吐量世界第一

图片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

——世界上第二大的船闸

图片

▲海上风电基础建设

——追随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风向

一句话讲专业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学生培养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实践和创新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能进行跨文化交流、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 5 年左右具备在港航及水利、土木等相关专业领域担任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条件,能够在交通、水利、电力、能源、城市建设等行业部门从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以及相近的水利、土木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水平,为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速演进与升级,水运行业作为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经历着智慧化、绿色化和深水化的深刻变革,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也将围绕“智慧、绿色、韧性”三大发展主题,助力中国从“交通大国”“海洋大国”向“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跨越。

2024年,本专业以当前水运行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为导向,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方案进行了重大修订与重构,结合“智慧、绿色、韧性”三大发展主题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图片
图片

▲BIM技术的应用

图片

▲水利廊道六足机器人的开发

专业排名

2024软科中国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排名:

河海大学第一

图片

近年学生升学、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我国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就业率接近100%,在中交、中建等行业单位中具有极高口碑,学生去向覆盖各类水利、水运、交通设计院和政府事业单位等。

学院近60%的本科生赴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河海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专业亮点及特色凝练

▲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2022

▲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021

▲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19

▲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018,2012

▲海军国防生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2013

▲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专业,2013

▲专业唯一教育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1

▲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07


专家校友谈专业

专家谈专业

图片

王义刚

王义刚教授,曾任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院长,河海大学校长咨询,海岸及海洋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河海大学港航专业前身为1952年“水道及港口水利技术建筑工程”专业,1998年在全国专业调整后更名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本专业始终以社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为导向,逐步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办学模式,以及“港航并重、海河兼顾”的办学特色。多年来向国家输送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国际视野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优秀人才近万名。毕业生已在教育、水利、交通和国防等多个领域成为栋梁之才,先后培养了刘玉明等在麻省理工等欧美高校取得终身教职的教授10余名,张志明等全国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建造大师4名,省部级领导3名,朱熹能等海军少将7名,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跨入新时代,本专业将持续以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己任,服务面向于全国,拓展至海外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建设。本专业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以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以工程素养为主线,致力于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实践和创新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能进行跨文化交流、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5年左右具备在港航及水利、土木等相关专业领域担任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条件,能够在交通、水利、电力、能源、城市建设等行业部门从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以及相近的水利、土木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水平,为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


校友谈专业

图片

朱利翔

中交集团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1984届校友,历任港口总图室专业设计员、设计室副主任,四航院副院长、院长,中交四航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等,亲历港珠澳大桥等重要工程建设

港航专业课程涵盖工程上的港口、码头、防波堤、海堤、人工岛、航道整治;理论上的潮汐潮流、波浪运动、泥沙运动、河口海岸演变;管理上的港口规划、工程概预算、施工管理等等。在河海求学期间,我学习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建设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培养了科学素养,掌握了科学运算、实验和测试、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我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984年毕业后,我进入中交四航院(原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工作。当我在华南地区重要港口惠州港选址设计图上画下第一笔时,那种学以致用的幸福感至今记忆犹新。参与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是每个港航人的光荣与梦想,我带领团队由勘探业务入场,一步步拓展到更为关键、更为核心的岛隧工程项目,为大桥建设、中国工程建设发展作出一个港航人应有贡献。我以及我的同事们还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动“海外优先”战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中国方案”,建设连心桥、致富路、发展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提出并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水环境治理、河湖流域生态整治以及智慧码头建设、改造等领域,都拥有无限的市场和机遇,都需要我们港航人去贡献智慧、挥洒汗水。


专业代言人谈专业

图片

姚秋雨

姚秋雨,女,中共党员,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历任港航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河海大学传媒中心采编部副部长、2020级港航3班团支书。大学四年平均绩点4.93/5.0,专业排名1/164,免试推荐清华大学2024级水利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张光斗优秀学生奖学金、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等18项奖学金;曾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三好学生、河海大学优秀毕业生等18项荣誉称号。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8项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得佳绩。


专业代言人感悟

我是姚秋雨,来自江苏南通,本科就读于河海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回忆起本科四年的求学之路,我至今仍认为那是一段交织着欢笑与汗泪、充斥着梦想与奋斗的美好旅程。

港航专业的学习内容综合性强,重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强调工程实践。从大一的高数、大物、Python编程、工程制图,再到后来的结构力学、水力学、渠化工程、港口水工建筑物等强专业性科目,学习强度和难度给我带来了诸多挑战。然而,老师们的不辞辛苦、严谨治学,学长学姐们的经验传授,让我在这条看似艰辛的道路上找到了前行的方向。还记得开始接触工图课时,由于空间想象力的不足,许多同学在平面图的理解上存在困难,是老师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用教具演示、一点一线地绘制,才将我们领入了工程制图的大门。除了任课老师的细致耐心外,学长学姐们时常会为我们进行学科知识答疑,并帮助我们规划学业发展、传授切身经验,使我们少走弯路,更高效地学习专业知识。

课堂之外,港航专业同样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通过大创、挑战杯等项目,我跟随导师开始接触科研,将专业所学应用到学术研究中去,并学会在经历失败后继续坚持探索;通过学院组织的多元专业实践,我们在一线工作者的带领下亲身感受实验研发和工程现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体会行业发展面貌;而在学生组织的工作经历中,我锻炼了组织能力和沟通技巧,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丰富了自己的校园生活。

作为一名水之子、港航人,我深感自豪与责任并存。从南水北调到港珠澳大桥,从长江治理到海岸防护,我们的专业知识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工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港口、航道和海岸工程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新一代的港航人要牢牢抓紧这些机遇,在时代的潮头为祖国建设不懈奋斗。

对于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选择港航,你选择的是一份责任与担当。打好理论基础,保持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相信在河海的四年,你不仅能习得专业知识,更能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坚持,如何在拼搏中成就更好自我。让我们共同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为国家水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踏浪前行,心向浩渺

每一次江河的翻涌

都在丈量理想的距离


梦想

正从这里扬帆

欢迎报考河海大学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