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江涛奔涌,智汇星河

这里浪花翻涌成探索的代码

礁石镌刻着文明的印记

今天与你携手启航

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洪水与干旱一直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心腹大患,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有4000年的治水史,治国先治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共识,大禹治水、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丰功伟绩千古流传。当前我国更面临着水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恶化等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的严重局面。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

治水应先知水,知水方可智水,智水必学水文,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是为国家解决治水任务的专业,是培养有理论、懂技术的水利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亟需专业之一。

1954年,著名水文学家刘光文教授等在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设立了我国首个陆地水文本科专业。目前,全国有56所高校开办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河海大学水文专业历史最悠久,1961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专业,2007年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首批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

本专业方向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所在的“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位列A+,国内排名长期蝉联全国第一,2022年至2024年河海大学水资源工程学科蝉联软科世界排名第一

图片

▲ 水文专业历届毕业生剪影

图片

▲ 水文专业教材

图片

▲ 水文专业实验室

图片

本专业所在的学院一直是教育部水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或指导组)主任(或组长)单位,主持编制专业培养规范,引领中国水文高等教育发展。本专业教师团队星光熠熠,现有双聘院士5人,专职教师89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47人),其中包括国家级人才15名,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4人,并拥有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入选建国40周年百项重大科技成果,专业已形成覆盖水旱灾害防治、水资源高效利用、城市洪涝灾害与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等特色研究方向。本专业有优质的办学条件,先后打造了40多部国家级、省级、行业重点教材,20多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荣获4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拥有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与教学实践平台7个,新安江水文基地等野外水文实验基地5个。

图片

▲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图片
图片
图片

▲ 水文学子参与实验实践


一句话讲专业

治水应先知水

知水方可智水,智水必学水文

学生培养

本专业以保持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地位为目标,引领中国水文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适时将专业内涵拓展到“工程水文、水资源、水生态环境”三大方向,同时将进一步拓展到生态水文、智慧水文、社会水文等方向。专业名称于1998年更名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爱国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素养,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国际视野宽广的高级专门人才。

图片

▲ 水文生态环境实验室

图片

▲ 水文测验室内河道模型

图片

▲ 气象观测学习

图片

▲ 测深实验

图片

▲水位观测实验

图片

▲泥沙颗径分析

图片

▲留学生参观学习

图片

▲学生在国家气象中心参观学习

图片

▲学生在水利部水文情报预报中心参观学习

本专业已累计招生64届,培养本科生约7500名,近五年学生就业率在98%以上,境内外升学率在60%以上。毕业生遍布各大流域机构、各级水利设计院、水利(务)局、水文局、环保部门等,是水利部门主要单位招聘的首选。培养出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全国勘测设计大师各1名,培养了包括新中国首届水文司司长在内的多位水文司司长、水利部副部长,长江委、黄委等七大江河水文局局长数十人,培养了国内985、211著名高校校级领导多人。水利部、七大流域机构和全国各省水文局的关键岗位均有本专业的毕业生发挥着领军和骨干作用,为国家水利及相关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片

▲学院与行业重点单位签订共建协议

图片

▲学院与行业重点单位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图片

▲青年教师参加国际会议

图片

▲太湖一模型应用

近三年学生升学、就业情况

图片


专业亮点

▲新中国最早的水文专业

▲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近五年在中国大学评价专业排名中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首批国家特色专业

▲国家级教学团队

▲江苏省品牌专业

▲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核心专业

▲首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水利类专业

▲教育部水利教指委水文专业教学指导组组长单位

▲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

▲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


专家校友谈专业

图片

张建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

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原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级校友

中国特有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气候特点,决定了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约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水的威胁,全国三分之二城市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变暖、热带气旋增强、人类活动影响使得我国洪涝灾害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用水量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失调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

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在水旱灾害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正是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国家急需的重要专业。本专业自1954年开设以来,在以刘光文为首的老一辈水文学家和当代水文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是国际国内一流的水文水资源学科,而且在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国家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水文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水文水资源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遍布全国、走向世界。

图片

程开宇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998级校友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一种基础的自然资源,水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水文专业就是在研究水在地球各圈层运动、变化、分布规律,以及与环境、生态、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为涉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水文边界,从而开展分析计算、预报等技术和方法的学科,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工程耳目”。

千百年来,人类逐水而居,许多世界名城都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发展的核心就是水。随着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城市“热岛”、暴雨径流,防洪、排水,水资源供需,以及城市水质评价及水污染控制等一系列涉水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水文学着手通过研究发生在城市环境内部和外部,受到城市化影响的水文过程,为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水文依据,为人与环境,水与城市相互和谐,相互融合提供基础支撑。

未来的社会发展更需要我们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技术手段合理构建水资源生态系统,做到人水和谐。欢迎同学们报考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共同为保障全球水安全贡献力量。


专业代言人谈专业

图片

胡珈榕

胡珈榕,河海大学2021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共党员,高中就读于江苏省淮阴中学,综合排名第3推免至本校读研深造。曾获小米特等奖学金、中水北方奖学金、慧延科技教育基金奖学金等15项奖学金。获评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先进个人”等20余项荣誉称号。作为负责人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省级三等奖、江苏省第十九届高等数学竞赛三等奖、LSCAT英语翻译大赛江苏省二等奖等竞赛奖励。作为负责人主持省级创新训练项目1项,参与2项校级创训。学生工作经历丰富,担任水文院学生会主席、新生助学导师等,作为水文院学生会主席带领集体获评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学院学生会”。


专业代言人感悟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水利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专业领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不仅是自然界的宝贵馈赠,更是支撑生态平衡与社会发展的命脉。科学认识水、合理利用水、有效保护水,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作为河海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正是服务这一伟大事业的关键学科,肩负着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从1954年刘光文教授等在华东水利学院创建我国第一个陆地水文专业至今已走过了七十余载光辉历程,一代代河海水文人接续奋斗,将这片沃土建设成了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水文水资源教育与科研重镇。

身处河海水文,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严谨治学的氛围,更有青春激荡、心心相印的温暖与力量。在这里,我们与学界大咖面对面探讨,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学术前沿;在各大实习基地和水文站践行“测、报、算”理论知识,感悟水文工作的时代意义;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平台上激荡青春力量,在“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中深入乡村,服务民生。在基础水文站顶岗实习、在雪域高原勘察科考、在国际舞台交流创新,我们走出校园、走进基层、走向国际、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实践锤炼专业本领,用奋斗诠释河海精神。

在河海水文,每一次扎实的学习,每一次走到田野河畔的实践,都会让你变得更加坚定。无论将来投身科研前沿,还是服务行业实践,四年的水文之旅都会赋予我们自信和底气,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发展前景。祝愿各位学弟学妹们在河海水文这片广阔的沃土中,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暖阳,不断向上生长,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梦想多一种可能!

踏浪前行,心向浩渺

每一次江河的翻涌

都在丈量理想的距离


梦想

正从这里扬帆

欢迎报考河海大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