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土木工程(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江涛奔涌,智汇星河

这里浪花翻涌成探索的代码

礁石镌刻着文明的印记

今天与你携手启航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一句话讲专业

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有能力面向未来、迎战新挑战的

复合型创新人才


专业亮点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获评A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全国首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点

江苏省品牌专业

江苏卓越工程师2.0专业

▲江苏首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专业介绍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3年入选首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008年入选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专业,2013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点,2015年再获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专业(中期、终期验收均为优秀)。2018年获得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建设并验收优秀(全国同批项目优秀率仅15%)。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第四次通过全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为全国首批按国际工程认证标准通过评估认证的土木专业之一。2018年起,跻身全国A++专业行列(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排行榜,最高等级,全国7家,除河海大学外均为985高校土木专业),2021至2022年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四。

图片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原工民建系)

建系四十周年庆典暨土木工程学科发展论坛

现有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级重大人才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支,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支,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宝钢优秀教师奖7人(含特等奖1人),全国高校土木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1人,全国高校土木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土木建筑水利学部委员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等42人次。

图片

▲徐卫亚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图片

▲江苏省科

学技术奖

▲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

人才培养

学院本科生近年来获得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可持续结构赛总决赛冠军、亚军各1项,美国全美大学生岩土工程挡土墙赛亚军1项,加拿大全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钢桥总决赛综合亚军、季军各1项,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中太平洋赛区)挡土墙赛、可持续赛、挡土墙赛、交通赛、钢桥赛、论文赛共计冠军8项、亚军4项、季军10项、团体季军1项,其中挡土墙赛今年实现四连冠(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等国际奖共25项;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特等奖(冠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一等奖(冠军)、全国大学生土木工程创新实践竞赛特等奖(冠军)、全国“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国家奖200余项(一等奖及以上超40%)。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12项(2014年起始终蝉联)。

图片

▲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比赛现场

(学院实现挡土墙赛4连冠)


专家校友谈专业

图片

孙浩

美国东北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终身序列助理教授

博导

先进传感与数据科学实验室主任

麻省理工学院兼职研究员

2006级校友

土木工程专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开展现代化建设的保障,从普通住宅到高耸建筑、城市地下结构、高速公路、大型隧道、跨江跨海大桥等大型基础设施,土木工程专业无处不在。我于2006至2010年在河海大学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同时了解了土木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随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河海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子本科阶段主要学习自然与人文科学基础、应用力学、工程材料、制图、建筑与结构设计与计算等相关的理论和基本知识,他们将有机会了解国家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需求和建设方针,参加工程实践实习、各类实验及学科竞赛,组织或参与创新训练项目,接触国内外科学前沿问题和发展动态,从而培养个人的想象力、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严谨细致的作风,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国目前仍处在发展建设期,新时期土木工程的发展向现代化转型,例如自动化工程施工与管理、智能建筑、智慧基础设施等,还与其他学科交叉交融,例如人工智能、信息科学;在这里,学子们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有机会接触学科交叉前沿,成长为国家和社会亟须的复合型人才

图片

姚国友

博士

苏州佳固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从日常居住的普通房屋到耸入云霄的楼宇大厦、穿山跨海的隧道桥梁,到蜿蜒千里的公路铁路、宏伟磅礴的水电工程,混凝土建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然而,渗漏已成为除结构安全外影响建筑质量的第二大问题,日益严峻突出的防水堵漏需求对混凝土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标准,也为其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混凝土建筑在做好结构自防水的同时,对防水材料的要求逐渐向高效、便捷、耐久、环保的方向发展,高分子材料研发与应用更是重中之重。基建工程的投资与兴建,旨在改善民生,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契合,打造真正的百年不漏工程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更是混凝土人的目标与志向。混凝土人,只为百年工程!


专业代言人谈专业

图片

阳龙

2017级土木工程本科生

2021级岩土工程硕士研究生

阳龙,男,曾两次担任河海大学校长学生事务助理团执行团长,土木与交通学院年级团支书,班级党支书,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国际学生组织河海大学分会传媒部部长,曾获茅以升工程教育学生奖,江苏省优秀毕业生,江苏省三好学生,河海大学海韵风华十杰百佳,河海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河海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河海大学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20余项荣誉,发表河海大学A类期刊4篇,公开和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6项。


专业代言人感悟

土木工程学科因文明演进而生,随技术创新而兴,必将新时代、新机遇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纵观人类建造史,新石器时代“泥土+木头”的第一代建造方式,青铜文明时代“砖+瓦”的第二代建造方式,塑造人类的原始栖居与金字塔、长城等建造奇观。工业革命催生了第三代“钢筋+混凝土”的建造方式,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横跨江河的钢铁桥梁、穿山越岭的隧道、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等伟大工程皆因土木工程而生。上海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的诞生,充分显示了土木工程在新时代中熠熠生辉的魅力。如今,面对全球气候治理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挑战,土木工程正经历着建造范式的深刻变革,更智能化、更可持续的建造方式被时代所需,第四代的“智能建造”与第五代的“生物建造”也迅速成为土木工程发展的新思路。作为新时代的河海水之子,我们更应肩负起历史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回答好土木工程在新时代中关于智能建造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命题,向着智能、低碳、高效的未来大步迈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更安全、更韧性、更绿色的未来空间

踏浪前行,心向浩渺

每一次江河的翻涌

都在丈量理想的距离


梦想

正从这里扬帆

欢迎报考河海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