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普通教育)类) |
专业介绍: |
培养目标 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教育部的《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构建高校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置身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浪潮,本专业聚焦零碳、低碳排放的新型清洁地下能源以及地质、生态固碳,培养具备“零碳能源”地热能地质和“低碳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评价、开发利用等理论基础、基本技能和先进技术,具备二氧化碳地质利用、生态系统碳汇等固碳技术的原理与技术方法,能够解决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工程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专业内容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零碳能源、低碳能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的宽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碳利用与封存的技术方法,接受科学实验、野外实践、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在相关领域经过实践锻炼,可从事地热能等新型清洁地下能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利用封存、生态系统碳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管理工作;可成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优秀人才第一资源。 专业特色 聚焦零碳能源地热能的地质勘查、开发评价、转化利用等全过程,着眼碳的地质封存与资源化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碳汇,构建“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展现多学科交叉理论体系,形成碳中和目标进程的优秀人才输送渠道。 就业需求与毕业去向 随着国家“3060”双碳目标实施,“十四五”期间国家提出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到新能源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解决新能源行业“人才荒”困境迫在眉睫。地下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资源环境复合体,涉及物理学、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子电工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管理学、工业经济学等学科内容,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产业。因此,地下新能源领域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更是急需填补的人才缺口。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已于2022年9月招收首批本科生,学生毕业后,预计有60%考取本校及国内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如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大学等),其余到国家机关、环保机构、企事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