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类
经济学类按大类招生。大学一、二年级统一学习学校的综合基础、基本技能类课程以及学院的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在第四学期,将以学生前三学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结合本类下列各专业标准规模和学生个人意愿分配专业。
学生在校期间,除公共基础课外,还将学习经济学原理、应用统计学、管理学、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等学科门类和大类基础核心课程,同时安排有ERP理论与实践、企业管理综合实践、国际商务谈判模拟、证券投资分析与仿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经济学专业依托产业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在经济及相关领域从事经济分析、科研、教育、经营管理、规划和决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时应能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方法及手段,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能胜任实际经济管理工作并具备进一步深造的能力。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与学院经济学专业各硕士点、博士点相对应。专业负责人荣朝和教授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教学名师,荣朝和教授、欧国立教授主讲的《运输经济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大部分被保送或考取硕士研究生进行深造,还有一些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贸易及跨国经营管理活动、相关政策研究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本专业学习将使学生精通国际贸易经营中的操作技巧,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除学习经济学基本原理以外,还要学习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程。学生毕业时应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的贸易政策和法规,掌握WTO的基础知识,了解基本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的能力。
金融学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信托、保险等方面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毕业生能够紧跟金融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了解金融政策与法规,掌握金融运行规律,熟知银行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综合分析、预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将接受全方位的专业训练。除了学科门类和专业基础课程外,金融学专业还将学习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银行信息化软件应用、证券模拟和外汇交易实践等课程,以便适应金融业务全球化的需求。
经济学类毕业生均可报考本校或其他院校研究生继续深造,也可在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企业从事管理、教学、研究和相关的业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