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金融服务与管理(高职(专科)类)
专业介绍: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熟悉企业金融管理实务、企业投融资业务、银行流程及证券业务。同时具备新时期金融业发展所需要的管理与服务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企业投融资、资本运营、金融策划等岗位,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科学的社会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尤其是会议展览所涉及的中外社会、经济相关法规;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道德品质。

  (2)科学文化素质:具有正确的认知方向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和独立鉴赏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3)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质。

  (4)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具有扎实的接待服务技能和规范的职业行为。

  2、知识结构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具备法律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数学、基础英语基本要求的必备知识。

  (3)掌握会计学原理基本知识、会计法规及会计软件的操作。

  (4)掌握统计学知识及证券投资理论及方法。

  (5)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6)掌握工业企业证券投资与理财知识。

  (7)掌握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知识。

  (8)掌握财税与金融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

  (9)掌握证券公司业务经营与分析知识。

  (10)掌握国际金融业务知识。

  3、能力结构

  (1)具有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

  (2)具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熟练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础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4)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

  (5)熟悉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薄和编制会计报表和分析会计报表。

  (6)企业投融资、资本运营、金融策划、房地产项目投资等工作岗位

  (7)具有从事证券、保险、银行行业服务的能力。

  (8)具有从事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的能力。

  (9)具有从事证券投资业务的实务操作和相关管理能力。

  (10)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交能力。

  (11)具有持续的业务创新能力。

  4、职业范围、就业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证书等级发证部门
证券、保险、银行证券从业资格证初级中国证券业协会
证券、保险、银行期货从业资格证初级中国期货业协会
证券、保险、银行基金从业资格证初级中国基金从业协会
证券、保险、银行金融理财师初级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

  

  学制及学分要求

  学制:三年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44学分

  专业核心能力

  通过学习财税与金融相关知识技能,有在企事业、银行从事财务管理、税收管理、资金筹集、投资决策等工作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及简介

  1、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是专门研究国际金融活动的经济科学,它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原理,理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了解国际金融市场较新的动态和具体最新做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本课程阐述国际金融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吸收、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国际金融研究的成果,取众家之所,突出国际金融学科的学术水平,注重国际金融乃至整个国际经济领域的发展新动向,重视国际金融业务的介绍,理实结合,反映我国对外金融活动并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财务管理: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理财环境下,如何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决策以及财务分析等实务工作,并处理好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的一门应用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各种财务管理分析、决策等问题。

  3、保险学:保险理论与实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保险的起源与发展、风险与保险、保险 的基本原则、 保险合同、 人身保险、 财产保险、 再保险以及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等基本知识, 注重保险理论与国内外金融保险实践的结合,突出实用性。

  4、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其内容涵盖面广,涉及范畴多。

  5、投资理财:投资理财学以现代投资理论为基础,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投资决策的全过程。以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投资组合的选择、定价理论和证券市场理论等为理论核心,以投资工具、证券投资市场、投资分析以及维护投资运作的证券监管制度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投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6、企业金融风险管理:该课程与管理学知识紧密结合,主要讲授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内容。在阐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较详细的介绍了公司战略的整体实施过程和财务战略的相关内容,以及风险管理的实务及具体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企业总体发展的角度,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制定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提高学生在处理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时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增加风险防范意识。

  7、企业资本运营:运用永安信资本运营服务模式,去帮助企业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身的金融体系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最简便、最快捷的方式完成企业上市,进而掌握和使用金融资本工具,通过在资本市场运营使企业完成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并且让企业能够具备科学合理的使用金融和资本工具的能力,建设好企业自身的金融团队。真正使企业能够跨进可持续发展的快速通道,实现资本与实业的完全结合,从而达到改变企业发展和命运的目的。

  8、国际结算实务: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特点,具备一定的分析信用证能力,掌握缮制不同条件下的结算单据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巩固和加深其他外贸专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教学中要求学生能观察相当数量的单据和信用证,对照国际惯例分析对给定的条款进行分析,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且认真完成主要单据的操练。

  9、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主要围绕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展开,在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沿革、负债、资产和中间业务、经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竞争和发展等问题作了丰富介绍的基础上,对当前商业银行最新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了详实的介绍和总结。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的努力,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成果,就商业银行作为专业经营货币资金信用、提供金融服务的基本职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金融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总表(见附表一)

  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见附表二)

  金融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见附表三)

  专业学分学时分配表(见附表四)

  有关说明

  1、本方案对专业的教学组织和安排具有指导性。

  2、毕业条件:学习期内修满教学计划必须的学分,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方可获得毕业证书。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中途休学或停学,以累计学分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三年制高职(专科)学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