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情况
学院位于享有“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美誉的三门峡市,现有天鹅湖校区和灵凤湖校区,其中天鹅湖校区占地1400亩,灵凤湖校区总规划面积1143.1亩,总建筑面积61万㎡。校园内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是莘莘学子立志成才的摇篮,是有志青年梦想起航的港湾。
目前,学院设有汽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园林学院、信息传媒学院、师范学院、医护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基础部1个教学部,另设有河南省示范性软件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29人,中级职称258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63.7%,国家级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职教专家、省级优秀教师、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河南省高层次人才3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省级骨干教师35人,市级拔尖人才、优秀教师166人,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9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个。
学院坚持“服务区域设专业、依托产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构建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为统领,光伏风电新能源技术、铜铝智慧冶金技术、轴承等专业和装备制造、园艺、医养大健康等专业群为支撑的“一体多翼”格局,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经、文、管、教育、艺术、医学等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现为“全国轴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秘书长单位,河南省示范性产教融合型职业院校培育单位,与宝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河南骏通有限公司等行业产业知名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培养,将企业先进技术及时融入人才培养,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为学生掌握技能、提升素质、落实就业提供坚强保障。
学院构建了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层级式实训基地体系,依托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项目,以教学改革带动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目前在校内建有智能制造、模具、数控、汽车、金工、电力、物流和应用电子、软件技术等涵盖各专业门类的实验实训室130余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9个,并建成“纯电动轿车及关键零部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14个研究所(中心)、三门峡市众创空间暨创业孵化基地,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黄河金三角区位优势,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办学、培育校企合作育人环境,创新形成“地市共建、多方合作、产教研融合”的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产学合作机制。学院与地方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市政府携手成立了三门峡市大数据中心、三门峡市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
学院以国家级优质校建设和独立设置本科院校建设为统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按照“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积极而稳妥地推行能力型课程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开展“课堂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教育环境。在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岗位主导 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内容、学生技能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实现毕业生“能就业”“会就业”和“就好业”的目标。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和16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积极和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开展交流活动。学院积极对接丝路沿线国家中资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专业技术人才,2018年招收了首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43名留学生到校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国际化办学有效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三门峡市建设省际中心城市这一目标,传承兴学育人、强校报国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诗篇,为全面完成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任务和早日建成独立设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