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5 13:15

院系设置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http://wxy.yau.edu.cn/

 

    学院重建于1958年(当时称安大学中文系)。是延安大学恢复重建时最早设立的三个系科之一。目前,学院设有中文系、新闻系、秘书系,拥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新闻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一流专业。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语文)7个硕士点。拥有“路遥与知青文学”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设有文学研究所、美学研究所、方言研究所、路遥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延安文艺研究中心 6个校级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含教授9人,副教授20人、讲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现有当代文学省级精品课程1门,现代文学、古代文学、陕北说书和红色大讲堂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现代汉语、国学经典导读等校级精品课程11门,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省级教学团队2个。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在校人数近1500人。学院引领、号召学生自主创办了路遥文学社、闻新工作室等学生社团,在推进、引领学生自主开办创新创业活动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培养各类毕业生万余名。其中包括我国当代已故著名作家路遥,著名评论家李建军,著名作家陈行之、忽培元,著名诗人阎安,著名书法家韩亨林、赵学敏,著名记者梁相斌等一大批杰出人才。一大批毕业生走上各级领导工作岗位,更多的毕业生则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

 

1.汉语言文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作用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

    毕业去向: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部分等。

 

2.秘书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熟悉秘书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流程及技能,能够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秘书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秘书写作、中国秘书史、行政管理学、社会学、文书档案学、领导学、公共政策、广告学、社会调查、公共关系学、公务员制度。

    毕业去向: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

 

3.新闻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熟悉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电视新闻摄像与编导、新媒体导论、新闻摄影。

    毕业去向:各类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

 

政治与法学学院  http://zfxy.yau.edu.cn/

 

学院的历史始于延安时期陕北公学社公科学研究室,1997年正式成立政治教育系,1998年改名为政法系,2002年改系建院。现有政治学与哲学2个一级学科点,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生义运动、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学科教学(思政)、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与法律硕士等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中国共产党历史4个本科专业;法学高起本、法学专升本、法律事务专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升本、中国共产党历史专升本、思想政治教育专升本6个成人教育专业。学院现有教师49人,其中教授人6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副教授15人、博士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2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级人文英才1人。研究生、本科生、函授生在校人数共15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优势突出。学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共产党历史)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省级一流专业(中共党史)1个;学院现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和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4项。近年来,学生在研究生、公务员和司法考试中成绩优异;教师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全国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1.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1977年开始招生,主要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良好思想品德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知识,能在各类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以及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法学概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特色课程:延安精神概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批判性思维。

毕业去向:学较、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

 

2.政治学与行政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依托政治学一级学科,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方面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法学、管理学原理、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市政学、公共政策、政府经济学、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社会调查。

毕业去向: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3.法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子法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师资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法律实务能力,学生在历年全国司法考试中过线率连续保持60%以上,为毕业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主要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

毕业去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等。

 

---------------------------------------------------------------------

 

历史系  http://lswhxy.yau.edu.cn/

 

历史系成立于1988年,1999年改为历史与文化系,2002年与社科部、德育部三个机构合并而成立人文社科学院,2008年由历史学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整合成立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6年7月,旅游管理专业调整至经济管理学院,单独设立历史系。近年来历史系以“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为宗旨,倡导“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学习型与和谐型的奋斗目标。经过全系教职工的辛勤努力,系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为西部和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历史系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讲师12名,助教1名,具有博士学位10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11人,现已形成为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颇具实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历史系现有研究生56名,本科学生285名,先后培养学生3000多名。大多数都成为行业和单位的工作骨干,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历史系设有历史学本科专业,现有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实践教学等4个教研室;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以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历史学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点。建成《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等2门校级精品课程。

在教学方面,历史系以教育教学规律与本系教育资源相结合为出发点。坚持改革创新。现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延安大学青年教师赛讲特等奖获得者1名,“教授风采″讲课一等奖得者2名,先后承担多项省校教改项目,获“延安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名,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科研方面,已经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学术梯队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近年来,历史系教师已出版科研专著10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国家权威期刊5篇,核心期刊30余篇;承担各类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全课题6项,教育部课题2项,省政府社科基金课题7项,教育厅课题10项,横向课题9项,科研经费达200余万元;获奖论文2项。

在学生工作方面,坚持“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墙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中心问题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历史系先后获得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省级先进团队奖,延安大学大学生辩论赛连续四届蝉联冠军等多项荣誉。

    展望未来,历史系将继续坚持“教学立系、科研强系、特色发展”的办系指导思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科研水平和优化教学质量为保障,以创建和谐院系为目标,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建成一个特色鲜明的“精致型”院系。

 

1.历史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陕西省一流培育专业。延安大学一流建设专业,校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熟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化教育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城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选、历史教学法、考古学概论。

毕业去向: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化教育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等。

 

---------------------------------------------------------------------

 

公共管理学院  http://ggxy.yau.edu.cn/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1940年7月1日,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成立,设有行政系。1944年4月,延安大学与行政学院合并,行政学院成为二级学院。1993年政教系设行政管理专科,2000年设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2004年,政法学院设行政管理本科,人文学院设社会工作本科。2006年公共管理研究所(挂靠文学院)获批行政管理硕士点。2008年12月,成立公共管理学院。2010年设社会学本科。2013年9月,院系和专业调整,学校在原公共管理学院、原管理学院,政法学院,文学院相关专业和学科基础上,组建独立的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社会学4个本科专业,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点。设行政管理系、社会学系、人力资源管理系。有社会工作和电子政务实验室。各类在校生116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生导师1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三级教授3人。社会工作本科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培育项目。

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与陕西延安市、榆林市等地方政府建立了共建关系。

 

1.行政管理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掌握行政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行政伦理学、政治学原理、统计学、组织行为学、公务员制度。

毕业去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2.社会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和延安精神特质,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具备科学认识、研究社会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中从事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规划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

毕业去向:党政机关、企事业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3.社会工作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延安精神特质,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尤其是在学校和社区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概论、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毕业去向:党政机关、企事业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4.人力资源管理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人文与科学素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工作分析、绩效管理、劳动法、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招聘与人才测评薪酬与福利管理。

毕业去向:工商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

 

经济与管理学院  http://jgxy.yau.edu.cn/

 

学院是在原管理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行政学院财经系(行政学院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1985年学校筹备建立了管理系,1986年正式招生。2002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2013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现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企业管理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会计学专业硕士点,招收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拥有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6个本科专业。设有陕北企业家学会和陕北农村经济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有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学与金融学实验室。工商管理专业现为 省级特色专业,获批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项目。

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现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实力比较雄厚的师资队伍,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坚实发展的办学格局。学院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教授10人,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24人,硕士生导师24人,高级职称比例占到55%以上,其中,博士18人,硕士4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总人数的75%。目前,学院在校普通本科生1682余人,硕士研究生51人,成人生300余人。

学院认真贯彻学校“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积极打造品牌特色学科和专业,立足于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并构建了“四双”( 双元、双轨、双纲、双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学院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国际化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开设了“金融+俄语”卓越人才实验班,带领学生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开展专业实习、见习教学活动,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依托延安大学“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基地”,积极探索红色旅游产、学、研为一体的发展新模式,与泰国博仁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赴泰国博仁大学开展专业实习见习活动,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与中博教育集团合作开设“ACCA”会计学专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培养国际高端财经专业人才。近三年先后派出40多名学生赴美国、韩国、日本、台湾等高校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学习,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并富有开拓创新和艰苦创业精神,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来,我院与3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设立实训实践基地,在全国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商道比赛、会计实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次、二等奖8次的优异成绩。

 

1.财政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专门的财税专业知识,米能在财政、税务、公共管理、公共投资、国有资产管理、企业管理、非营利性组织等相关领域从事财税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原理、国家预算管理、中国税制、国际税收、中国财政史、国有资产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财经应用文写作。

毕业去向:政府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投资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等。

 

2.工商管理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省级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企业管理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惯例与规则,具有团队精神、沟通技能与管理实践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毕业去向:企事业单位、政府管理部门、公司管理机构等。

 

3.会计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企业管理定性、定量分析技术,熟悉我国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胜任会计实务与财务分析,能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经济法、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

毕业去向: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

 

---------------------------------------------------------------------

 

鲁迅艺术学院  http://lyxy.yau.edu.cn/


学院成立于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 1940年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是老延大合并时的八所院校之一,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得到了国际国内的普遍认可和赞誉,是中国文艺界的丰碑。学院于1996年恢复重建,继承发扬“老鲁艺”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经验,坚持“双百”方针,秉承“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院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教学型艺术学院。学院现设音乐、舞蹈、美术、设计四个系, 2011 年,音乐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学与视觉传达设计和获批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学院现有一个艺术硕士专业一级学科学位点,美术课程与教学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美术三个硕士学位点。设有陕北民歌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和鲁艺合唱团团队。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150人,研究生41人。专任教师64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占教师总数的45%,硕、博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沈阳音乐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深圳交响乐团、陕北民歌大舞台等院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贺敬之、傅庚辰为学院名誉院长。学院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5项,教育厅、文化厅项目30余项,市级社科项目40项,校级各类课题50项,厅级以上各类获奖15项,发表学术论文被 ISTP 收录3篇, EI源刊8篇, CSSCI20余篇,核心论文84篇,出版著作(画册)20余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

 

1.美术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良好文化素养,掌握系统的美术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底、 先进的教学理念、敏锐的艺术感悟力、独特的创新能力、熟练的表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学校、培训机构等从事美术创作、教学、辅导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技法理论(透视、解剖)、基础素描、静物色彩、风景色彩、全身素描、人物色彩、中国画基础、油画基础、中学美术教学法。

毕业去向:中小学、社会文艺团体、文化艺术机构、美术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

 

2.视觉传达设计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知识、先进的设计理念、敏锐的艺术感悟力、熟练的设计表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公司、学校、培训机构等从事平面艺术设计、装饰设计、广告设计的应用、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国艺术设计史、字体设计、图案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围形创意、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网页设计。

毕业去向: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文化艺术机构、广告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培训机构等。

 

3.音乐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奉献、创新精神品格,具备音乐学相关的基本知识,能在中小学、杜会文艺团体、文化馆站、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与音乐相关的教学、演唱、辅导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钢琴、声乐、视唱练耳、乐理、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中国音乐史、音乐欣赏、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教学法、即兴伴奏。

毕业去向:中小学、社会文艺团体、文化馆站、广播影视部门、培训机构等。

 

4.舞蹈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吃苦、奉献精神品格,具备舞蹈学等方面基本知识,能在社会文艺团体、中小学、文化部门从事与舞蹈相关的教学、表演、辅导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陕北民间舞、舞蹈编导、现代舞、舞蹈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中外舞蹈史、舞蹈概论、舞蹈采风与编创。

毕业去向:中小学、社会文艺团体、文化馆站、广播影视部门等。

 

---------------------------------------------------------------------

 

外国语学院  http://wgyxy.yau.edu.cn/

 

学院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外语系,2002年8月经学校批准改为学院建制,现有英语、日语、汉语国际教育和翻译4个本科专业,承担全校大学英语教学和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任务;设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教育(英语)专业学位点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常年聘用外籍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和副教授42人,讲师34人,博士17人(含在读)、硕士56人,硕士生导师33人,校外硕士生导师26人。学院现有本科学生500人,各类研究生133人。

学院现有1个“陕西省一流专业(英语)”,1个“陕西省特色专业(英语)”建设点,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6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基地10个,研究生实习基地4个。启动实施了“中学英语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了“一带一路”卓越金融俄语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建立了3个教育部校企创新协同平台;设有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英语、日语专业等级考试延安大学考点。依托学院优势成立了延安市翻译协会。

近年来,学院科研项目申报共获批127项,经费总额204万。纵向项目101项,经费总额105万,其中,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44项;校级项目46项。横向项目26项,科研经费为99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474篇,其中,权威期刊15篇,人大复印9篇,会议检索(ISTP)9篇,

EI收录8篇,SCI收录2篇,核心期刊90篇。独立或合作出版著作61部,其中专著42部,编著11部,译著6部,教材2部,撰写研究报告6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1项,选派教师4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活动145余场。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延安大学教学成果奖1项。

学院办学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科层次和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1.翻译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与国际视野,具备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胜任外事、商贸、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高级英语、翻译学概论、英汉翻译、汉英翻译、中西翻译简史、英汉对比与翻译、口译入门、应用翻译、文学翻译、名作翻译赏析、同声传译。

毕业去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2.汉语国际教育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相关行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外国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法。

毕业去向:国内外各类学校、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3.英语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陕西省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卓越的英语教学实践能力,能在教育、科研、外事、经贸、文化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等相关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毕业去向:大中专院校、中学、企事业单位等。

 

4.日语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较高人文素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在外事、教育、经贸、科技、日资企业等部门熟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教学、研究、翻译等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泛读、日语语言学概论、视听说、日语口语、日语写作、日语笔译。

毕业去向:大中专院校、中学、企事业单位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http://jsjxy.yau.edu.cn/

 

 学院是延安大学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6个本科专业。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教学(数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特岗教师等多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设有数学系、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数据科学与物联网工程系。学院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与积淀,已形成了整体教学科研实力较强、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学科研梯队较为完整的二级学院。学院始终将本科教学工作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专任实验人员9人,行政人员7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3人,博士及在读博士上22人。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92人、本科生156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师德先进个人3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人,陕西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陕西省青年突击手1人。

学院现有16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其中校企共建实验室4个,实验室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教学实验设备2500多台件,总资产3000多万元。学院现有校企合作企业8家,校外实习实训教育基地12个。

学院现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建设学科,4门省级资源共享课程,1个省级创新实验区,1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实验中心,9门校级精品课程和双语示范课程。

2015年以来,获国家级新工科教学改革项目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承担省级教改项目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基金项目、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省质量工程项目5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延安市科学技术奖10项。在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84篇。学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年均近120项,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年均获奖近100项。

 

1.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省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掌握数学科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中小学和培训机构进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 近世代数、复变函数、数学建模、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初等数学研究、大学物理B、计算机文化基础。

毕业去向:教育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软件及物联网等应用工程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网络系统设计、维护与管理、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以及计算机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电工学、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与汇编、操作系统、编译原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1个

毕业去向:教育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3.信息与计算科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息科学基础、微分方程、数值方法、密码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运筹学、物理学、离散数学、数学建模、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处理。

毕业去向:教育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4.软件工程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专业实践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电工学、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需求工程、软件结构与设计、软件工程。

毕业去向:教育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

 

5.物联网工程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和物联网工程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应用能力,能够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电工学、大学物理B、C语言程序设计、C+ +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传感器与射频识别技术、ZigBee技水应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

毕业去向:教育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6.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掌握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数据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网络,数据编码,数据处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等技术,具备大数据工程项目的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能从事各行业大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开发、利用、管理、维护、咨询、教育培训等各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思维和数据科学、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安全、运筹学、数学建模、大数据采集与处理、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应用、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Hadoop、 python数理处理编程、分布式海量存储系统、大数据与领域建模。

毕业去向:教育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http://wdxy.yau.edu.cn/

 

学院是延安大学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937年抗战时期的自然科学院。1958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时成立理化专修科,1961年独立设为物理系,1999年改建为物理与电子信息系,2002年扩建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3年根据学校学科、专业调整办法,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独立办学,成立了建筑工程学院,其余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3个本科专业组建为新的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7年学院增设自动化本科专业。学院拥有陕西省能源大数据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现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拥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学院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中科曙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

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实验技术人员10人,管理人员5人。专任教师中有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讲师16人,助教3人;有博士22人,在读博士4人;有学科带头人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人,陕西省科技新星1人,入选陕西省“千人计划区城人才引进项目”1人,入选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实验技术人员中有高级实验师4人,实验师3人,助理实验师3人;另外,学院还有特聘高水平专家2人、返聘退休教师1人。

学院设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物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设有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和无线电物理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1个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硕士点(物理)和1个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硕士点,招收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农村“硕师计划”研究生。

学院设有物理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和自动化3个系,有物理、电子技术2个实验中心,下设20多个实验分室,其中物理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处理与测控技术实验室为延安市重点实验室,信号测量与控制实验分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2018年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能源大数据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现有实验设备万余台件,总价值近4000多万元。

学院有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1个陕西省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培育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2个陕西本科高校省级教学团队(物理学专业教学团队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有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分析基础、大学物理实验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陕西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项,有校级“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1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

学院科研气氛浓厚,科研成果显著。近年来,完成国家、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6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和教学参考书40余部,获省、厅级科研、教学奖10余项,获专利80余项。

多年来,学院秉承“格物究理,博学笃行”的理念,以培养“有理性、有智慧、有眼光的卓越人才”为信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能够下得去、吃得苦、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塑造“自由开放的思想、厚重严谨的学术、公义诚信的教养、雍容大度的胸怀”学院文化氛围,凝练现代“理工”人所应具有的精神气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取得了突出成绩,曾三次荣获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优工作最佳单位”,获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陕西省“先进实验室”,和“全国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1.物理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批准为校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熟悉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一定的科学思维、物理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训练,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从事物理教学、研究、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

毕业去向: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等。

 

2.电子信息工程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路综合设计、EDA技术、电子工艺与装配。

毕业去向:学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技术管理部门等。

 

3.通信工程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及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原理、随机信号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工艺与装配、通信系统综合设计。

毕业去向:学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行政部门等。

 

4.自动化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自动化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自动化系统分析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自动化、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过程控制、电子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与网络、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各类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EDA技术、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控制系统综合设计、电子工艺、金工实习。

毕业去向: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

 

---------------------------------------------------------------------

 

化学与化工学院  http://hgxy.yau.edu.cn/

 

学院是延安大学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80年来,学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为龙头,多措并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学院现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普通本科生1059人,研究生78人。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为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一流建设专业。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化学课程教学论、化学工程及学科教学(化学)硕士点各1个。有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延能-延大综合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陕西省名牌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2017年学院设立化工卓越工程师班,2019年设立化学卓越教师实验班,学院具有副教授评审权及本科生保研资格。

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实验技术人员1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9人,副教授16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陕西省科技新星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千人计划”的“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1人,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学院有独立的实验大楼——延安大学能源化工大楼,可有效保证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仪器设备1500多台(件),总价值4000余万元。

截止2018年,学院先后承担陕西省和学校的教改项目60余项,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27部,发表教改论文100余篇,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20余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5项授权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每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

几十年来,学院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为国家尤其是陕北老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化学化工科教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近三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表现突出。1958年以来,毕业生中有1000余名考取了硕士研究生,300余名考取了博士研究生,80余名在国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过博士后研究,200余名成为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300余名成为西北特别是陕北能源化工企业的领导和技术骨干,200余名成为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

 

1.化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城从事教学、研究及其他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化学教学论等课程。

毕业去向:学校、研究机构、质量检测、环保等领域等。

 

2.化学工程与工艺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扎实化工及相关领域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在化工、能源、材料、冶金、制药、轻工、信息、生物工程、环保、食品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装置运行、化学品营销与科学研究、技术管理、技术推广、安全环保、工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概论、化工制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导论、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热力学、化工安全与环保、传递工程、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课程。

毕业去向:化工、能源、材料、冶金、制药、轻工、信息、生物工程、环保、食品和军工等领域等。

 

3.应用化学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文化素养、身体素养及延安精神特质,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化工、环保、医药、能源、外贸、公安、消防、卫生、商检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相关领域从事化学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

毕业去向:商检、外贸、公安、消防、卫生、轻工、仪器、环保、医药、化工、冶金等领域等。

 

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制药、食品及机械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运行管理、项目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普通化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化工原理、电工电子学、化工容器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

毕业去向: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领域等。

 

5.能源化学工程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扎实能源化工及相关领城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在能源、化工、材料、冶金、制药、轻工、信息、生物工程、环保、食品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装置运行、化学品营销与科学研究、技术管理、技术推广、安全环保、工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概论、化工制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能源化工导论、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热力学、化工安全与环保、传递工程、分离工程、能源化工工艺学、高等数学等课程。

毕业去向:能源化工( 煤化工、新能源领城)、炼油、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领城等。

 

---------------------------------------------------------------------

 

生命科学学院  http://smkxy.yau.edu.cn/

 

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延安自然科学院的生物系。1986年恢复建系,2002年组建为学院。恢复重建三十余年来,学院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现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等3个普通本科专业,拥有生物学、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现有本科生507人,硕士研究生133人。已形成多层次、多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重建以来,累计培养学生3000余人,多数已成为单位的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或学术带头人。近年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荣获“陕西省创优评差先进单位""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高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等称号,2016年获批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018年学院教工党支部荣获“陕西省高校样板党支部”。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8名,其中专任教师53名,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0名,专职党政管理人员5名。教师中教授9名、副教授14名,讲师30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9名,硕士学位者11名,硕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94%。专任教师中有15人次先后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师德标兵、宝钢教育奖、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2017年生态环境创新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有中国科学学院院士傅伯杰、国务院参事张红武为首席专家的延安生态环境院士参事工作室,并有陕西省千人计划短期项目特聘专家李春、刘通加盟。

    学院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包括3个专业实验室、1个科研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教学环境良好,2013年获批为陕西省生命科学实验示范中心。仪器设备总价值达到3000多万元。校内有教学科研实训基地1个。标本室珍藏动植物标本5000余号,其中有大熊猫、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标本9种。

    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专业,园林专业分别为陕西省和延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分别为陕西省和延安大学重点学科。学院有"人体解剖生理学"和“生态学”省级精品课程2门;"遗传学""植物学""食用菌栽培学"“环境与健康"4门校级精品课程;"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分别为陕西省和延安大学双语示范课程。

依托学院,建有“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和“延安市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等4个市级科研平台以及陕西省资源药物研究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和2个市级创新团队。

2010年以来,学院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承担了国家省、市有关科研项目25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荣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8项。出版著作25部,发表学术论文680余篇,其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s in Agronomy》、《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中科院一区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4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8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150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0项)。

    学院本科生考研率、就业率连年居高,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凸显。2000年以来,学院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549名,其中考取中科院,985和211院校硕士研究生279名;近三年来考取研究生143名,其中考取985,211院校53人,考研率保持在33%以上;学院连续十七年被评为“延安大学考研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学生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互联网+”生命科学联赛等各类大赛中获奖160余项,其中获iGEM金奖1项,银奖2项,全国互联网+大赛铜奖1项;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0余项,获科研奖励20项;学生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160余篇。

    新时期,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依法治院、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的办学原则,以“一流学院、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区域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


1.生物科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实验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科素质和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科研方法,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课程教学论。

    毕业去向:全日制中学、科研院所、与生物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等。


2.生物技术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设食品加工与检验、生物工程制药两个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营养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

    毕业去向:科研院所、农林业部门、与生物技术相关企事业单位等。

 

3.园林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设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两个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园林生态学、园林美术、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栽培学,花卉学、园林设计初步、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

    毕业去向:科研院所、城乡建设部门及与园林有关的企事业单位等。


---------------------------------------------------------------------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http://nyxy.yau.edu.cn/

 

学院现有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环境工程3个专业和油气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向的1个硕士点。石油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学院有教师3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6人,初级职称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7人,其余教师均具有硕士学历,外聘兼职教授9人。近三年,获陕西高等学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入选延安大学教学名师1人。

学院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实验中心”为“陕西省本科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学院实验室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建有7个石油工程实验室、7个环境工程实验室和6个油气储运工程实验室。其中,学院石油化工承压设备安全工程实验室为延安市重点实验室。学院已建立西安创业水务公司北石桥污水处理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西安西郊热电厂、西安清远中水水务公司、延安市污水处理厂、姚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厂、安塞装备公司、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永坪炼油厂、青化砭采油厂、南泥湾采油厂、川口采油厂、长庆采油一厂、洛川黄土地质公园等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形成1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延安市油气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团队) .4个校级科研团队(油气藏地质评价、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研究、油田化学品研制和环境修复与监测技术研究),1个科研机构(环境检测与修复研究所)。近三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地厅级项目10余项。积极与中石油、长庆油田和延长石油集团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建立科学研究共享平台,获横向科研课题科研经费1600余万元,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2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2项,获国家级发明专利9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 2018年, 学院“高德利院士工作站"正式授牌。

近年来,石油学院深入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成绩,先后被评为延安大学创新创业示范学院、延安大学学科竞赛先进单位。近三年,在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国际石油工程技能大赛和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等大赛中获奖49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10项、其他奖项36项。获优秀指导教师1人,先进个人2人。2017年以来, 石油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考研率稳定在25%左右。2018年, 有19名同学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西北大学和暨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占录取人数的57.6%, 学院连续获得“延安大学考研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美国北达科他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西安石油大学在学生联合培养、师资培养、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一院一校”工程稳步推进,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签署合作协议,正在促成两校进一步的深入合作。

在学生管理方面,实行学院集中学籍管理,学院传承“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基本经验,深化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改革,强化思想教育引领作用,巩固学生中心地位,以校园 文化活动为基础,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实施精准就业指导,学生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2018年, 石油工程专业一次性就业率94.23% 环境工程专业一次性就业率达97.72%。研究生就业率100%。

1.石油工程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勇于担当,适应我国石油发展战略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石油工程理论,获得石油工程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石油工程及相关行业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促进社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能够胜任石油工程相关专业的工程师及项目管理及技术负责工作。

 核心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工程制图、高等数学、普通地质学、油层物理、油藏工程、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

毕业去向:油田公司等企业单位、石油化工领域、地质能源环保、高校等。

 

2.环境工程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环境污染控制、治理与修复,环境监测与评价,以及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毕业去向:环保、环评、监测等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

 

3.油气储运工程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意识强,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宽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油气储运的基本理论及储运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油气储运领域从事输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库设计与管理、燃气输配、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实验、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实验、油气集输、油气集输实验、油气储存与装卸、城市燃气输配、城市燃气输配实验、油库设计与管理、油库设计与管理实验。

毕业去向:石油化工分公司、石化研究院、石化设计院、高等院校、石油公司、现代物流管理部门、石油贸易公司、航空油料公司等。

 

---------------------------------------------------------------------

 

建筑工程学院  http://jzxy.yau.edu.cn/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3个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有制图室,测量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项目管理沙盘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3D实验室,结构实验室建筑工程给排水等专业实验室,拥有实验设备总价值达1280多万元;与延安市造价办,恒瑞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合作育人平台。有教职工40人,专任教师3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1人、

中级职称教师20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历者10人,硕士学历者23人。

学院始终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厚基础、高技能的应用型建筑人才”为目标,已培养普通和成人本专科学生两千余人,遍及各省市各级建筑行业及其相关部门,且大部分已成为单位技术骨干。近三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学科建设项目1项、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5项、精品课程项目3项、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7项、延安市科技计划项目10多项,编写教材6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延安建筑节能与测试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3年延安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学院正致力于组建一支层次高、能力强、后劲足的教学、科研团队,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力争把建筑工程学院办成一个“团结向上、开拓进取”的应用型学院。

 

1.土木工程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岩土等各类土木工程技术工作,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原理及设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毕业去向:城市建设与规划部门,公路建设与管理部门、建筑设计院、建筑工程公司、项目规划办、建筑科研院所、技术和管理部门、学校等。

 

2.工程管理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整体规划、项目决策、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筑企业生产与经营、工程咨询与建设监理、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土木工程造价、建筑工程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毕业去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建筑科研院所、技术和管理部门﹑学校等。

 

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及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学、水文地质、建筑制图、建筑给排水、水质工程学、给排水管道系统、水工程施工、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文学、水力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分析化学。

毕业去向:市政设计部门、城市公用事业部门、市政建设与管理部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部门、学校等。

 

---------------------------------------------------------------------

 

教育科学学院  http://jky.yau.edu.cn/

 

学院前身是抗战时期的延安大学所设立的教育学院,首任院长刘泽如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教育科学学院于2003年5月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恢复重建,学院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团队优势和科研优势,按照学校和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在教育教学理论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教学研究和应用基础上,促进学院学科全面发展,增强了为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教育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学前教育服务的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现有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四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577人。拥有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两个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主要有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两个方向;教育硕士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管理三个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数字媒体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室、电声技术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光学投影媒体实验室、电子琴实验室、画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建有校园电视台和远程教育学习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32人。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各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年富力强,学术研究活跃,团队整体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主要学术骨干在同行中具有一定影响。先后承担完成了部、省、厅级科研项目6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5部,发表论文400多篇,获各种奖励80余项。

 

1.教育技术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能够从事各级电教馆、高校和企业教育技术培训与管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数字化视音频技术,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育软件、教育资源、教育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维护和学习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与教育、网络教育应用、远程教育学、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图形图像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非线性编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摄影技艺、教育技术管理。

毕业去向:学校、企业,电视台、传媒公司、远程教育部门等。

 

2.教育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掌握丰富教育理论知识,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在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教育学原理、课程论、教学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

毕业去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所等。

 

3.学前教育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学前教育理论素养和相应教育技能,懂得学前教育教学规律,专业基础扎实,具备学前教育综合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主要能在托儿所、幼儿园及其他保教机构从事保教、研究、管理和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课程论、幼儿园游戏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钢琴、美术、舞路。

毕业去向:托儿所、幼儿园、保教机构、教育管理部门等。

 

4.应用心理学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应用心理学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术,能在小学、中学和教育相关部门及心理咨询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特殊人群教育辅导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管理心理学。

毕业去向:行政部门、企业,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医院等单位等。

 

---------------------------------------------------------------------

 

体育学院  http://tyxy.yau.edu.cn/

 

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前身是1941年9月抗战时期的延安大学体育系,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体育系科,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94年开始体育教育专科教育,1998年开始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2004年开始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660多名学生。恢复重建以来,在陕北这片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沃土上,学院为国家培养体育专门人才3000余名,并以特有的延安精神特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为学校和学院争得了荣誉。2010年,荣获“陕西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先进奖”,2012年、2014年和2017年先后三次获批承办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省培与国培项目,2013年获批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2014年荣获陕西省民族体育先进集体。

学院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3人,中级职称17人,初级职称1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三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88%以上。学院在教学内容与课程建设上,注重“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突出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体操、大学体育),校级精品课程4门(田径、健美操、陕北腰鼓、瑜伽),校级教学团队2个(体操、田径)。2009年体育教育训练学成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校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裁判5人,全国宝钢教育优秀奖1人。

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陕西省基础教育规划课题8项,陕西省教育厅与体育局课题40余项,延安市社科联与科技局课题8项。发表相关论文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3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20部。陕西省教育厅结合我校近几年来体育科研工作开展情况,连续三次评选延安大学为陕西省高校体育科研先进集体。在参加的各类国家级与省级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75个,银牌72个,铜牌90。获第四到第八名200多人次。特别是田径队连续多年获得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院系组团体前三名的好成绩。健美操队多次获高校组国家和陕西省健美操比赛的前三名好成绩。形成了田径、健美操、羽毛球、跆拳道、体育舞蹈、武术等优势项目。

 

1.体育教育

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既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以及体育锻炼指导等工作的,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毕业去向:学校、体育管理部门等。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非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社区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康复学、社区体育、体育社会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毕业去向:学校、体育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俱乐部等。

 

---------------------------------------------------------------------

 

医学院  http://yxy.yau.edu.cn/

 

学院前身为延安大学医疗系,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的陕北公学。1958年, 经国务院批准,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原址重建延安大学,1959年临床医学专业开始招生, 为陕北地区培养医疗人才。1978年, 经省政府批准另迁新址,成立延安医学院,1985年独立招生, 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与延安大学、 延安市人民医院合并, 成立新的延安大学。目前面向全国招生,学院现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麻醉学5个本科专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生物学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临床病理学、全科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解剖学与胚胎学、病理学3个校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师882人(其中附属医院教师781人),外聘教师127人;学院专任教师10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42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9人。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84人,其中校内21人,校外63人;教学管理人员11人,实验教学人员16人;下设19个教研室,7个实验室,2个实验教学中心及1个实验动物场。实验教学使用面积7790 m²,实验设备2900余台(件),总价值近3000万元。 实践教学基地30所, 其中直属附属医院1所,教学医院11所(包括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医院16所,预防医学实习基地2所,承担着各类医学生的见习、实习;学院作为独立小区,现有体育场1个,篮球场4个,乒乓球场1个,网球场1个:图书馆1个,藏书120余万册,各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160余万种,面积2637m²;学生公寓4栋,学生食堂1个。临床医学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基础医学为陕西省级重点扶植学科。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国数字化教育项目示范基地、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1.临床医学

医学专业,本科,学制5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良好职业素养、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理论、初步临床工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核心课程:系统解制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精神病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

办学条件: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1人,博士10人,硕士32人:附属医院专业技师536人,其中高级职称64人。学院现有11个教研室、5个实验室、1个实验中心,实践教学基地30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教学医院3所,实习医院20所,预防医学实习基地2所,承担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教学任务。

学科建设:陕西省一流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专业。

毕业去向: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行政事业单位、教学单位、科研院所等。

 

2.护理学

医学专业,本科,学制4年,投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延安精神特质、系统的护理学和相关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护理教学、病区管理、护理科研及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潜能,为区域医学事业发展奉献自己、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护理学。

核心课程:人体形态学、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心理学、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办学条件: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9人;附属医院专业教师171人。2014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护理学专业实验室1个、实践教学基地5所。

毕业去向:各级医疗机构、教学单位、科研院所等。

 

3.医学影像学

医学专业,本科,学制5年,投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能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临床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超声影像学、介入放射学、影像核医学。

办学条件:现有专任教师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硕士1人;附属医院专业教师22人,高級职称2人。现有专业教研宣2个,专业实验室1个,实践教学基地9所。

毕业去向: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教学单位、科研院所等。

 

4.医学检验

医学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检验基本技能,良好的综合素质、终身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服务地方区域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在科学研究所等从事医学检验、预防、科研等工作的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化学、基础医学、医学检验。

核心课程: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临床输血检验技术、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办学条件:现有专任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1人,博士1人,硕士3人;附属医院专业教师28人,现有专业教研室1个,专业实验室1个,实践教学基地7所。

 毕业去向:医疗机构、血站、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疾病控制中心等。

 

5.麻醉学

医学专业,本科,学制5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知识,能在医学社会活动方面,从事科学研究、医疗救助、健康教育等社会发展的医学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

办学条件:现有专任教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硕士3人;附属医院专业教师15人,高级职称1人。现有专业实验室1个,实践教学基地6所。

毕业去向:医院、教学单位,科研院所等。

 


重点实验室

学校现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教育部研究基地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国家旅游局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陕西省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省级研究中心4个;“延安精神与红色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延安市煤炭洁净转化重点实验室”等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延安市资源药物研究与开发科技创新团队”等市级创新团队6个;“延安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级创新战略联盟1个;“延安市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延安大学路遥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机构22个;“延安大学区域优势植物开发与生态评价科研创新团队”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延安大学炜衡律师学院”等校企合作研究机构3个。依托各类研究机构,学校与延安、榆林两地辖区的多个县区、企业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并先后与延长石油集团、延安能源化工集团、榆林市科技局、绥德县政府、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延安微生物研究所、延安长泰制药集团、榆林开源蝎业有限公司、定边县马铃薯主粮化产业基地、延安延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甘泉纪丰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园等4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业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基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化学工艺

  生态学

  延安学

  中共党史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

  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语言文学

  历史学

  数学

  生物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临床医学

  工商管理

 

可授予的学位

学科门类 专业类 专业名称 修业  年限 授予学位
理学 化学类 化学 4 理学学士
理学 化学类 应用化学 4 工学学士
工学 机械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 工学学士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4 工学学士
工学 能源动力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 工学学士
工学 土木类 土木工程 4 工学学士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4 工学学士
工学 土木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4 工学学士
教育学 教育学类 教育技术学 4 教育学学士
理学 心理学类 应用心理学 4 理学学士
教育学 教育学类 教育学 4 教育学学士
教育学 教育学类 学前教育 4 教育学学士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4 管理学学士
经济学 经济学类 经济学 4 经济学学士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4 管理学学士
经济学 金融学类 金融学 4 经济学学士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4 管理学学士
历史学 历史学类 历史学 4 历史学学士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学 4 艺术学学士
艺术学 美术学类 美术学 4 艺术学学士
艺术学 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 4 艺术学学士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 舞蹈学 4 艺术学学士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思想政治教育 4 法学学士
理学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4 理学学士
农学 林学类 园林 4 农学学士
理学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 4 工学学士
工学 矿业类 石油工程 4 工学学士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 4 工学学士
工学 矿业类 油气储运工程 4 工学学士
理学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4 理学学士
理学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4 理学学士
工学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工学学士
工学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4 工学学士
工学 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 4 工学学士
工学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 工学学士
教育学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4 教育学学士
教育学 体育学类 运动康复 4 理学学士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4 文学学士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4 文学学士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 4 文学学士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4 文学学士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4 文学学士
理学 物理学类 物理学 4 理学学士
工学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4 工学学士
工学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4 工学学士
工学 自动化类 自动化 4 工学学士
工学 机械类 智能制造工程 4 工学学士
医学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 5 医学学士
医学 护理学类 护理学 4 理学学士
医学 临床医学类 医学影像学 5 医学学士
医学 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技术 4 理学学士
医学 临床医学类 麻醉学 5 医学学士
医学 口腔医学类 口腔医学 5 医学学士
法学 法学类 法学 4 法学学士
法学 政治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 4 法学学士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中国共产党历史 4 法学学士
法学 社会学类 社会工作 4 法学学士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4 管理学学士
经济学 经济学类 数字经济 4 经济学学士
教育学 体育学类 运动训练 4 教育学学士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学校本着“教师为本,人才第一”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按照“稳定、吸引、培养、提高”的工作方针,以人才总量增加与学校发展相适应,师资素质提高与人才培养相适应,人才结构调整与学科、专业建设相适应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使用为重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作风严谨、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为实现新形势下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基本形成了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人,陕西省“三个人才”计划入选者21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7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7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5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9人。学校外聘高水平专家20余人,聘请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立足陕北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组建了中共党史、延安学、陕北历史文化、化学工艺、生态学等多个优秀教学科研团队,涌现出一批成果突出的专家学者,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教学、科研成果。

学校注重各类人才的后续培养和提高,积极与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以及国内外知名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近年来,共选派教师380多人次参加各类进修培养和攻读博硕士学位。选派50多名骨干教师分赴美国、日本等国家访学深造。

学校大力倡导以德治教、以德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建设,积极开展“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树典型,立先进,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潜心教学和科研,形成了严谨治学、精心育人的良好氛围。(数据更新至2023年11月30日)


学生人数

现有学生2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