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7 08:37

学校领导

黄玉林

学校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1年黄玉林以其优秀的办学事迹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论坛上获“中华成功人士”殊荣,2002年获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章”,2002年11月当选为江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2003年4月被国家新闻总署中华时报社评为“中华之子”,2003年9月被省教育厅社办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5年元月被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教育与人力资源部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2005年10月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2005年11月当选“第二届江西省十大经济人物”,2006年11月黄玉林作为主讲嘉宾应邀出席“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作拓展发言,2007年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获得“中国教育创新人物”荣誉称号 ,2010年获评“江西省先进工作者”,2019年担任江西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2020年获聘中华职教社民办教育委员会副主任,2021年被聘为江西省退伍军人就业创业创新导师,同时还被第16届亚洲品牌盛典组委会授予“中国(行业)品牌十大创新人物”,2022年当选江西赣商联合总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

高等教育“三元育人”理念(健全人格+复合知识+实践能力)创立者,先后主编《大学之道》《春华秋实》《三元探微》《我思我行》学术论文集和教材近百万字。

彭迪云

学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副董事长,管理学博士,经济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现为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省级教学名师,江西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2018-2022年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教育2021-2025年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第七、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评委。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全国万名创新创业优秀导师人才库入选专家”“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以及“第二届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和“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江作军

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博士,教授。

曾任常熟理工学院校长,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任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伦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在《江海学刊》《道德与文明》《中国高等教育》《江苏高教》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近40余篇。近年来,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地方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创新》(2018年)、江苏省高教学会“十四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大攻关项目《江苏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改进研究》(2021年)等。

干 甜

学校党委委员、常务副校长、董事、教授、硕士生导师

历任学校宣传处副处长、艺术团团长、团委书记、学工处处长、校长助理。曾获南昌市“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共青团十六大代表、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荣誉。2008年和2015年分别被团中央、教育部选派前往日本、美国考察学习。主持省级重点课题三项,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现任中国青年创业导师、江西青年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

江 星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事会监事长。

自主择业军官,长期从事部队军事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入职后历任学校党委综合办公室(组织部、统战部、督导专员办公室)副主任(部长)、纪检督查信访综合办公室(校工会办公室)副主任;学校董事会董事、党委委员兼任党委综合办公室(组织部、统战部、督导专员办公室)主任(部长)、纪检督查信访综合办公室(校工会办公室)主任。

刘光华

学校副校长、兼任光华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博士,教授。

198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中国首批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7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图宾根大学地质系开展科研合作与进修;1992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地质系从事地质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十余个大学、研究单位和矿业能源公司(如壳牌石油、必和必拓、力拓等)合作开展科研和宝石矿物科普活动。

2006年后多次回国开展煤层气、油页岩与页岩气的开发工作,2011年开始主要从事中国自然遗产矿物和化石的研究、保护与科普工作,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黄石、郴州和美国图桑组织了大型国际宝石矿物、古生物科普论坛与博览会,引导国内自然遗产的开发、科普与保护和市场推广等工作。

先后担任德国图宾根大学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无锡宏源技师学院的特聘/兼职教授,担任多个国际专业学会或协会会员,先后用中英德文发表100余 篇论文、专著和科普文章。曾入选MARQUIS世界名人录,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协会评定为21世纪2000位杰出的科学家之一,获剑桥世界名人协会终身成就奖,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光明日报、矿业报、煤炭报、凤凰卫视、香港大公报、北京卫视等国内外众多媒体采访、报道。

三十多年来,他将毕生积蓄用于收藏宝石、矿物与化石,其藏品在美国、香港、北京、武汉和黄石等博物馆做过专题展在北京、武汉、无锡、黄石、常州和南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合作建立了以他展品为主的专业博物馆或展览馆,还先后为北京、湖南、武汉和黄石等地的博物馆捐献了数批珍贵的矿物、化石标本。

胥懋云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首席国际教育总监、江西省外语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教育厅中外合作办学评审专家库专家。

1988年7月--2003年7月 在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先后担任英语教师、外语系主任及外语系党总支书记;1997年9月--2001年6月 兼任江西新余外语艺术学校校长;2002年7月-2003年7月 在挪威卑尔根大学学习;2003年1月--2003年3月 在英国约克大学学习;2003年8月--2019年4月 在南昌大学先后担任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正处级调研员。

长期从事高校教学、党务、行政管理等工作,1994年被评为新余市优秀教师,同年荣获新加坡熊威元教育发展基金奖励,2001年被评为新余市首届“十大新型青年教师”,2001年至2006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并荣获江西省果喜教育奖励基金会表彰的优秀教师奖,2002年荣获新余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010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外事工作者。

房小珍

学校副校长、财务总监,副教授、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

历任学校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星城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资产管理处处长、校长助理兼财务处长。主持参加省级科研课题三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2部。

王立

学校副校长,董事会董事、南昌市十五届政协委员、赣州市六届政协委员

历任学校基建工程处处长、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主任、校长助理。

张 敏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副教授。

历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基建办主任、后勤处处长、分院党总支书记、实验实训教学处处长、校长助理等职。2016年,被教育部选派前往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考察学习。




学校简介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坐落于英雄城南昌,始建于1984年,2011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首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立为江西省首批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


办学近4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实施“健全人格+复合知识+实践能力”的三元育人校本理念,铸就了“追求卓越、众志成城”的校园精神,确定了“近知、近仁、近勇”的校训,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逐步培育了“人文求善、学术求真、艺术求美、诗意求品”的校园文化风格。


学校拥有110.56万平方米的山水园林化校园,馆藏纸质图书168.67万册,电子图书146.76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719人,教职工1209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中青年骨干教师、金牌教师等省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3个,专任教师硕博占比83.35%。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构建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干,艺、教、经、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现设有人工智能学院、软件与区块链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国际商务学院、财经学院、现代管理学院、光华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共14个教学单位(部)。招生本科专业35个、专科专业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9项,省级一流课程(含精品课程、线上优质课)13门,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批国家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南昌市重点实验室1个。


学校注重开放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国际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标准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与阿里巴巴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用友集团、龙南骏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格力电器 (赣州) 有限公司和赣州前海数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了阿里巴巴数字贸易产业学院、华为鲲鹏产业学院、大族激光3D打印产业学院、用友新道数字财经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和电子信息产业学院 (龙南);与浙江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实现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对口帮扶”合作;与英国基尔大学合作举办“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等专业。


学校遵循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坚持内涵式高质量特色发展。多年来通过实施“教师养德修为工程、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工程、专业集群建设工程、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工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程、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工程”等六大质量工程,培育并形成了学校办学的“三大特色”,一是大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和“教师养德修为”的“双养工程”,实行师生同修共融,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为立德树人构建了有效渠道和有力抓手;二是秉持“健全人格+复合知识+实践能力”的“三元育人”校本理念,积极建设“三院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专业学院、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协同育人;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育人渠道的协同互补,追求学生学习产出和自由全面的发展。


办学至今,学校已累计为社会培养逾16万名各类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以其鲜明的育人特色和突出的办学成绩先后荣获“南昌市文明单位”“江西省优秀学院”“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2018年学校团委被团中央评选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21年学校获批为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近三年来,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专业竞赛获奖项806项,其中国家级75项。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连续九年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学校”。


周边环境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宏福大道2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