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北约”语文试题“雷人”吗?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3年“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俗称“北约联盟”)的语文试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争议主要集中在三道题上:一是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4个词编一段150个字的笑话;二是以“北京雾锁车迷路”为上联对下联;三是将《刘三姐》的一段歌词“山中只见藤缠树,世间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扩充为一个500字的故事。这些在以往的考试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编笑话、对对联、讲故事”的试题在网络上迅速蹿红,被网友“吐槽”为“神题”、怪题偏题。
乍看之下,这些试题的确很“雷人”,难怪有考生看到之后连“掀桌子的心都有了”。但如果把它们和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联系起来,你会发现,这些题目远不是看上去那样“无厘头”。
语文教育忙着做题没有大量阅读只能培养眼光呆滞的学生
中学语文教育的弊端已经引起许多有识者的忧虑。这些弊端主要体现在:首先,在大一统、标准化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下,正常的中学教育被重复性训练所替代。原本生趣盎然、意境优美的文字被人为地割裂成一道道僵化的题目、一条条生硬的定理、一个个标准答案,鲜血淋漓,令人目不忍视,完全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其次,由于训练紧紧围绕高考进行,现在中学生的阅读量少得可怜。除了语文教材上的几篇文章,其他一概不看。我曾在一所著名中学——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有几十个——调查有多少文科生读过《红楼梦》,举手的没有几个。唯一有一个据说完整读完的学生,我问她《红楼梦》的总纲是什么,她却张口结舌。
第三,中学语文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道德引导提升功能在弱化。
通过阅读讨论伟大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和人类文明史上的智者对话,净化自己的心灵,养成自己的人文情怀。这种方式的效果要比枯燥的道德说教有用得多。我经常看到一些成绩很高,但目光呆滞的学生——他们的眼睛没有灵气——我怀疑这是因为他们很少阅读那些震撼人类心灵的伟大文学作品的缘故。
明了上述弊端,你就会发现,那些所谓“天雷滚滚”的“神题”,其实在纠正这些弊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和阅读习惯上,具有多么大的正能量!命题者希望,既然中学以考试为中心,那就改变命题的内容,通过高校招生考试“指挥棒”的作用,诱导中学和学生回归中学语文教育的本质。
根据歌词写故事是对假大空与模式化、套路化作文的纠偏
首先,它使语文在考试中恢复了自身的本来鲜活面目。
语言是活生生的,说笑话、讲故事、听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开开玩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讲讲故事能使你和孩子的感情更亲密,唱唱歌能让你的心情即使在雾霾天里也会变得明快起来。一个不会说笑话、讲故事、唱歌的人一定是一个没有生活情趣的人,很难和别人沟通,更谈不上成为某一个行业的领导者——这些正是北大人才选拔的标准。
什么是偏题怪题?如果考你“请问苏东坡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才是真正的怪题——因为谁也答不上来。
对对联是对考生汉语词汇量、词语熟练程度、词语组织与搭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笑话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提炼,考查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才智思辨能力,同时看你有没有挑战北大、清华权威的机智和勇气。根据歌词写故事本来就是对假大空作文与模式化、套路话作文的纠偏。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环境下,已经变得越来越不会讲故事,甚至不会说笑话,更不要说对对联了,只会按照老师和培训机构总结出来的所谓“规律”去填八股文字。他们的心灵慢慢变得干涩和苍白,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在像磨盘磨面一样被一点一点碾压。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凭借分数考上了北大也是废才,甚至是废柴。
对本民族文化瑰宝视而不见的教育是耻辱的教育
其次,语言文字只是表象,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保护。美国的小学生尽管学习具体的技术性知识很少,但他们的英语和历史课本却很厚。学生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尽管他们的历史只有区区200多年。德国的男人晚上很少出去应酬,下班回到家里,就是给孩子读读童话,和孩子一起听听音乐。这和中国当下的情形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多少中国男人能够下班就回家和孩子一起读唐诗呢?一个不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人,怎么可能指望把他(她)培养成建设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呢?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正在使学生距离本民族的精华越来越远。在所谓全球化、国际化的氛围下,学生知道哈利·波特,却不知道刘三姐;能流利地背诵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却对不上一副简单的对联;能熟练地弹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品,却听不懂壮族的山歌——那些也是同样优美的旋律啊。一个只会背诵外国经典却对本民族的文化瑰宝视而不见的人,在灵魂上是悲哀和耻辱的。同样,一个只会教给学生背诵外国经典却对本民族的文化瑰宝视而不见的教育是悲哀耻辱的教育。
为什么笑话、故事这些下里巴人的东西就不能进考题呢
第三,文学是生活之学。任何流传千古的伟大文学作品,一定是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它就在我们的手边。除此之外,民间文学、民俗学也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为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
为什么我们教给学生的一定要是阳春白雪呢?为什么笑话、故事这些所谓下里巴人的东西不能进入课堂、考试和学生的视野呢?我们绝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框框去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告诉学生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世界只能有一种选择——人的潜力是无穷的,谁会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或不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人才选拔,科举制被誉为“抡才大典”。高校招生考试是极其严肃的事情,虽然是自主选拔录取,命题者也肩负着重大责任,不可能随意出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去为难学生。表面看起来是“雷题”、“神题”,其实背后大有深意,切不可等闲视之。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