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热门怎成就业冷门 破解“冷热怪圈”

2012年08月27日 来源:黑龙江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黑龙江日报讯(见习记者 衣春翔 记者 韩雪)近日,黑龙江省本科三表录取工作顺利结束,记者从教育厅了解到,今年考生的报考热点依旧集中在财经、政法、生物工程、国际贸易和英语等一些专业。但与报考热门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国高校9大“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分别是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国际贸易等就业冷门,却一直是考生和家长眼中的报考“热门”。

  热门因何遇冷?怎样加强引导并缓解这一现象?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部分专业陷入“冷热怪圈” 招生时热门就业时遇冷

  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并不出乎她的意料,因为从2010年开始,这9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就不乐观。

  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郑杰是黑龙江省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告诉记者,四年前报考大学志愿时,大家都说学经济比较好,于是就选择了当时比较热的工商管理专业,可在找工作时情况并不乐观。“虽然很多招工单位都要这个专业的学生,可学这个专业的人实在太多了,竞争激烈,早知道就应该报考一个冷门一些的专业。”他很懊恼地对记者说。

  其实很多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都有和郑杰一样的烦恼。当初报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盲目地报考“热门”专业,而找工作的时候,却发现昔日的“热门”变成了“冷门”。记者从多家人才市场和招聘网站了解到,财经、政法、金融、计算机、生物工程、国际贸易、英语和法学等多年来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目前已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正因为前些年过于“热门”,就业时就必然“爆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关立峰分析认为,时下哪个专业“热门”,哪个专业就业形势较好,就必然吸引考生及其家长的注意。生源是院校办学的“命根子”,高校为了扩大生源,必然会一哄而上开办热门专业,其结果必然是“热门”专业,“冷门”就业。

  对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省内某大学动画专业的教授很无奈地对记者说:“主要是调研太少了,每个学校都希望自己的专业齐全,而多数高校在开设新专业前,没有进行前期的人才市场调查。以我任教的动画专业为例,1999年,全国只有两所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而到了2008年,全国共1230多所本专科院校开设这个专业。可是基本没有学校会去调查,动画行业到底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省内某高校教育学院教师认为,很多高校在开设专业时仓促上热门专业,造成新设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毕业生水准比较差,所以无论多热门的专业,就业一定会遇冷。

  “冷”“热”无恒温 理性选择专业勿“跟风”

  多年从事辅助高考(微博)学生报考志愿的哈尔滨师大附中教师郭建民(微博)告诉记者,自从高考结束以来,他就不断的被问及一个问题:哪些专业比较热门?“所谓的哪些专业比较热门,实际上就是在问哪些专业就业形势好,可是报考热门的专业不代表四年后就是就业热门的专业。”

  其实报考和就业专业的“冷”与“热”并不绝对,郭建民老师对记者说:“现在大学专业的‘冷’与‘热’,和国家的政策和经济形势关系很大。比如经济类的专业,这几年很热,但如果一旦调整经济政策,或者是遇到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一些经贸类的用工单位自然会减少招工数量,就业形势就会改变。因此,现在看来很好很热门的专业,一旦国家调整政策,可能就会变成就业不好的专业。因此,学生、家长在报志愿时,不能仅仅看是不是‘热门’,一味地跟风。还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尤其是考生的兴趣和这个专业的发展路径,理性的选择自己的专业。”

  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则认为,虽然现在很多热门专业在就业时遇冷,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专业不能报考了,每一个专业的存在都意味着社会的需求,因此考生和家长除了选择专业,还要考虑到学校的实力和特色,比如某一工程类的高校忽然开办了一个“热门”文科类的专业,即便这个专业就业好,也未必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就业机会。

  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家长和考生在选择专业和学校的时候,还要摆正心态。“这几年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攀升,甚至有供不应求的趋势,现在很多‘蓝领’不仅受到尊重,而且工资待遇也不输给‘白领’。就一个社会来说,需要的是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公务员(微博)和企业高管毕竟是少数,所以高校、考生和家长应该调整心态。”

  引入第三方 理性评估预警

  “既然知道某些专业不好就业,为什么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发布预警或进行干预,削减被亮红牌专业的招生呢?”记者在进行调查采访时,听到很多考生和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

  一位多年从事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的专家对记者说:“在国外,有的专业可能是学校的优势专业,但因为市场需求量小,就可能会减少招生名额,甚至暂时停办这个专业,而在国内,这是很罕见的。国内很多高校在开设热门专业和进行招生时,并没有考虑到投入与产出,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传统的专业没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新设专业没有根据市场需要教学和招生。”

  不过也有专家反对这种“设置专业市场说了算,教育行政部门靠边站”的观点。他们认为,有的专业虽然在就业上并不好,但其存在有很大的意义。比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情况不好,但这个专业对于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实际上很多就业不好的专业,恰恰也是产生稀缺拔尖人才的专业,高校不能完全的市场化。

  相关人士认为,人才市场与教育市场需要一个整合过程,并不能市场或是行政部门一方说了算,需要一个第三方的评估机构。有个专门机构做这样的评估、统计、预警是有必要的。比如通过统计、评估,对某个专业亮红牌、黄牌,这对高校是个促进,促进学校修正此专业的培养方向,而对于就业形势不好的学校及专业,可通过市场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缩减其招生规模,这或许是一个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