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大平行志愿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大平行”的投档办法本质上是只按“分数”排队,是“学生选择学校”,分数高的学生较分数低的学生有优先选择权。这种投档办法完全体现了“分数优先”的原则,考生填报志愿只是简单的根据“分数”位置及上年度学校录取分数分布即可确定,表面上没有了填报志愿时的偶然性,没有了“博弈”色彩,但事实上填报志愿的偶然性在实际投档录取过程中,表现为潜在的风险,而且一旦发生,考生将“一败涂地”。“大平行”投档办法如下图所示。
上图告诉我们,实行“大平行”投档办法是按分数高低一次性将所有考生依次投向学校。投档比例教育部规定为120%,但为减少退档人数,一般都将投档比例控制在105~110%,同时学校尽力增加招生计划,争取不退档。由于2009年将要实行“大平行”投档办法的省市将达全国的半数,如果投档比例仍控制在105~110%,学校增加招生计划的可能性就会相应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投给学校但排队位置在公布的招生计划数之外的考生被退档的可能就较往年为大,而一旦退档,因为是一次性全部投档的办法,考生理论上已无录取可能,即便录取也只能是录到大多数考生都不愿意去的一次性投档没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这种风险,理论上对每位考生都存在。因此,保证排队位置在公布的招生计划数100%之内,也就是使自己在学校提档的考生中处于“安全位置”,成为填报志愿至关重要的问题。另外,3—5个“平行志愿”之间的关系及其如何排列也是填报志愿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1、平行志愿中的第1志愿重在确定“安全”位置
由于平行志愿是分数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进行投档,一般实行一年后学校在某一省市录取分数线年度间的差异会较小(除非学校招生计划变动过大),因此,上年度学校的录取分数分布就有了更为实际的参考意义。考生在3--5个平行志愿中填报第1志愿时,应该重在对“安全位置”的判断及选择。假定某考生总分595分,根据上年度学校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可以分别选择3所学校的任何一所作为第1志愿。如图所示:
平行志愿下第一志愿的三种选择示意
第一种选择属于“攀高”选择,考生的高考分数刚刚达到或接近于学校上年的录取分数范围的下端。首先,这种选择是以学校的量级为重,专业的选择余地不大,这对报考研究型大学的考生本科毕业后再作其他求学考虑时,意义较大,对于只能报考一般本科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考生,学校量级的意义要小于专业意义。其次这种选择落入105% 排队位置的可能性最大(比如学校计划招生100人,该生排队位置在105名),学校提档后一旦退档,则在所报全部志愿内落选几成定局,因此作这种选择时一定要事先咨询学校提档比例会定在多少,一旦排在105%的位置被提档后学校增加招生计划的可能性有多大。一般来说,学校所在地与考生本人所在地一致时,并且招生计划达百人以上时,只要被学校提档大都会照单全收,除非考生不服从分配、不服从专业调剂或其他个人原因。一旦作出这种选择,那么一定要在后边的平行志愿中作出保底的选择。
第二种选择属于“恰当”选择,考生的分数大体落在学校上年录取分数分布的中间位置。这种选择即兼顾了学校的量级又兼顾了专业的选择,乃至入校后考生本人学业能力的适应程度等。这种选择对于本科重点批次分数分布后半段以及本科二批的大部分考生都是适宜的。
第三种选择属于“安全”选择,考生的分数可以达到学校上年录取分数分布的上端。这种选择实际上是专业优先,因为分数比学校上年录取分数高出许多,所以专业选择余地大。这对于报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很实际的意义,对于本科二批后半段分数范围的学生也是很明智的选择,即便对于重点批次的考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兴趣选择录取分数不高(对自己高考成绩而言)但其某一专业在同类高校中较有地位的学校也是不失理智的选择。对于毕业后在一线从事常规性技术工作、技术管理工作、技能性工作的大部分考生而言,从就业的角度看,选择更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专业更具实际意义,至于学校的量级,一旦进入这些工作岗位,则是英雄不问出处。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学校量级仅是根据学校在某一省市录取分数所作的一个“表达”,并非学校本来意义上的量级。一所学校在各地招生时的录取分数线差异可能会很大,甚至都不在一个批次内录取,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作为考生,对此应有明智的清醒的认识。适合于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