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麻醉医生紧缺呼唤更多人才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麻醉学需要呼唤更高水平的麻醉医生。
针对“我国将从2020年取消麻醉系”“麻醉系‘被关门’”等说法,近日,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俞卫锋教授向记者证实,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确实向教育部提出了这个建议,这是基于当下医疗体系中对麻醉医生的更高要求。“我们认为麻醉医生应从临床系毕业、掌握全面的临床医学知识后再进入麻醉专业。”俞卫锋称,我们期望2016年全国麻醉专业招生人数将减少50%,最快到2020年我国取消高校中的麻醉专业设置。
麻醉医生比儿科医生还缺
“提议取消麻醉系招生,首先要明确,我们不是不缺麻醉医生,而是很缺。”俞卫锋称,近年来,大家关注到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其实,麻醉医生更缺。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的一项大规模摸底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有麻醉医生75233人,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0.5人,而美国是每万人拥有2.5名麻醉专业人员,英国则是2.8名。如果按照欧美每万人需要2.5个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至少还应该配备30万名麻醉医生。仅从数量看,我国麻醉医生只有“标准配置”的五分之一,远大于儿科医生20万的缺口。
另一个数据是,去年中国麻醉医生共完成手术2700多万例 (不包括手术室外的麻醉),这一年,全世界共实施2.5亿例手术,中国仅占1/10。专家称,中国人口是世界人口的1/5,这说明未来中国的手术量还会有较大增加,到时候麻醉医生的缺口更大。
都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在麻醉学界看来,由于现代医学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麻醉学需要呼唤更高水平的麻醉医生,而麻醉系的存在很可能阻碍了该学科本身的发展。
只学麻醉不学其他很危险
专家称,麻醉系的弊端是在于,第一,一般它的入学分数没临床医学专业高,这意味着学生层次就“低人一等”。第二,因为毕业对口的就是麻醉科,所以学生往往遇到麻醉课程才认真学,而放松了其他医学通科的学习,知识面不全。
“麻醉学科脱离其他学科的学习是很危险的,麻醉医生特别需要全科知识,参与开颅手术,你需要了解神经外科知识,如合并内科慢性病患者的外科手术就应具有相关内科学等知识。做肝移植手术,你要有肝胆外科知识。”俞卫锋说。
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从未开设过麻醉系。专家注意到,麻醉系都不是来自我国医学院的“第一阵列”。西方也普遍不设置麻醉专业,麻醉科医生都是医学系毕业生自愿选择后经过毕业后培训才能担任,也就是说,麻醉医生首先是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全科医生,然后才有资格学习麻醉专业技术。麻醉医生应该是“最博学的医生”。
在业内看来,取消麻醉系,也是为了提升麻醉学科的学术地位。1986年全国第一届麻醉系招生,当时全国有50多所医学院开办了麻醉系,一大批护士转岗学了麻醉,与此同时,不少中专、卫校也开了麻醉专业,大家都是“干麻醉的”,于是被简单称为“麻醉师”。如今麻醉医生很介意被称为“麻醉师”,就是这个历史原因。
俞卫锋称,取消麻醉系,让医学临床系毕业生成为麻醉医生的进阶统一入口,是对麻醉科的重视,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
“未来医院里最大的科室”
目前,由于麻醉医生数量短缺,中国的麻醉医生几乎是1人承担3-4人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大,神经高度紧张。一项调查显示,47.78%的麻醉医生,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不含值班时间)。
有人担心,取消麻醉系,会让麻醉医生更加“后继乏人”,重蹈“儿科系取消”的覆辙。对此,俞卫锋称,麻醉科跟儿科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麻醉科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热门专业,复旦医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都有最优秀的八年制医学专业毕业生选麻醉科,不比选外科的少。
在医学界,对麻醉的认可度确实在不断提升。此前麻醉仅服务于外科手术室,如今,胃肠镜、小儿CT检查等都需要麻醉介入,现代医疗对麻醉医生的需求更广。去年全国实行3800万例麻醉,其中1100万不是手术室内麻醉。麻醉学的发展,让更多技术得以施展,俞卫锋把麻醉科比作电影院,电影院的硬件好了、放映水平高了,医生“放电影”的水平也就更好。
作为所有学科的支撑,麻醉科将是“未来医院里最大的科室”,以上海市手术量最大的仁济医院为例,有88个麻醉医生,已是全院最大的医生群体。不过俞卫锋称,这只是满足基本临床需求,人手有限导致很多新理念还没法铺开。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提高社会对麻醉的认识,提高麻醉医生的服务价格。”俞卫锋以无痛分娩举例,这需要麻醉医生介入,一个孕妇可能需要一天甚至两天才能分娩,麻醉医生需要寸步不离守着,但半身麻醉的收费是两三百元,且不说麻醉医生的积极性,在人手紧缺的当下,也不能调配麻醉医生做这些。很多像无痛分娩这样的好做法难以铺开,症结在此。
专家说,不是因为麻醉系存在,就会有麻醉医生;而是先提高待遇地位,才能真正吸引来优秀的人当麻醉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