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文史哲遇冷是个误会,就业并不难

2015年08月17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史哲真的“不好就业”吗?

——他们读书时基础就打得非常深厚,所以将来无论是教书、做学术、去出版社、做新闻、考公务员……都会很不错。甚至很多从商的人也是学历史出身

2010级人大历史学院的小雨笑言,高考选专业“感觉跟相亲差不多”:“家长更注重就业啊行业收入啊等一些现实问题,而我们则更看中的是自我感觉吧。”不过,让家长忧虑的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就业形势真的很糟糕么?

“你要是从专业对口的角度来看,我们文史哲就业确实比较难。”王大庆教授说,“就拿我们历史学院来说,狭义的就业途径确实非常狭窄,将来也就是教书、做学术。而且就算你读了博士出来,也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学校或者科研机构收留你。”王大庆说,人大历史学院自2000年以后,每年差不多也就招30到40个本科生。而近两年人数更少,每年也就30个左右,“到最后,要说每一级学生能出来一两个最终能去做学术的,那就是了不得的事情啦。”

“但是宏观角度来看,历史系学生就业面可以很宽泛。”王大庆教授表示,历史学院算是在人大里比较“沉得住气”的一个专业,学生人均读书量在全校排名也是靠前的,“他们读书时基础就打得非常深厚,所以将来无论是教书、做学术、去出版社、做新闻、考公务员……都会很不错。甚至很多从商的人也是学历史出身,因为他们看问题的高度和别人不一样。”

因为喜爱新闻而一直在找媒体类实习岗位的赵萱也感觉到,无论在哪个媒体,身为哲学专业学生的她都令对方非常满意。“学哲学的孩子写东西确实有深度”是不少媒体给赵萱的评价。而这也让她意识到,在本科学习阶段,有文史哲这样的基础学科打底,自己的“内功”要比不少只限于应用学科的同学更深厚一些。

从人大德语系转到中文系的可琳,现在依然十分满意自己这个决定:“总有人说文史哲这样的专业实用性不大,我觉得这得看你如何定义大学了。本科阶段能学会一些好的品性和习惯:多读书,让自己的人生有积淀,也有更多时间去弄明白以后的路怎么走,这样研究生阶段才会有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对我来说,中文系是可以让人生更充实的一个专业,从书里面得到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多思考,多和古往今来的大师交流,并且学习汉语言,有传承文化的意义。”

推广“通识教育”,也能体现文史哲的价值

——学习这些课程后,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辅修等途径再深入学习;如果兴趣不大,也足够帮助学生增加人文基础科学方面的积淀

文史哲的就业形势并没有想象中的糟糕,而学习这些基础学科的收获远非其他一些应用学科可比。然而,很多传统的就业观念在人们心中已是根深蒂固,加之学习文史哲要想有所成,自身必须要沉下心来踏实用功,这又与当下浮躁的社会氛围格格不入。文史哲遇冷,并不意外。

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就曾对考生追捧热门专业表示过担忧:“高考生专业领域分布不均,大都忽视个人兴趣爱好,一味追名牌、捧热门,直奔高额奖学金、扎堆经管等专业。这种现象有其社会根源,热门专业往往意味着好前程、高收入。学生大规模非理性追逐热门专业,社会责任感淡薄,可以说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一种失败,也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他建议,国家应大力改革高考招录制度,国家可借鉴“免费师范生政策”出台“基础专业奖学金”制度,鼓励大学联合企业和富豪校友等设立优厚的“基础专业奖学金”,吸引包括高考状元在内的优秀考生进入关乎国计民生的冷门、基础性专业。

不过,文史哲专业内的老师对此倒是看得比较淡,王大庆教授就觉得“不必强求招太多学生”:“现在社会对文史哲就是这样一种认知,强行扩招可能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也不好。再说真想学的话又不一定非要高考填志愿时决定。在大学可以转专业,可以辅修,最不济还可以旁听。学习文史哲的途径其实还有很多。”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院的杨景仪老师也认为,一个专业的学科设置,最好是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招生人数:“目前我觉得文史哲这些基础性专业从招生数量来说也都是合理的,特别是现在国家对于学术研究方面需求的人也并不是特别多。再比如说这几年社会上有国学热,而学习研究中国哲学的人正好符合国学方面的研究需求,所以我们的哲学院在研究生阶段增加了招生名额,但本科没有做调整。”

“我觉得,与其增加文史哲的学生数量,不如进一步改善和加强这些基础性学科的教学质量。能培养出一个未来学术界的‘大家’,才更有意义。”杨景仪补充说。

多名文史哲专业的受访老师都提到了目前国内高校在逐渐推行的“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中增加文史哲课程的比重,无论对什么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学习这些课程之后,如果你感兴趣,还可以通过辅修等途径再深入学习。如果兴趣不大,通识教育中的文史哲课程,也足够帮助学生增加人文基础科学方面的积淀,这种方式也能体现出文史哲的价值。”王大庆教授指出,基础性学科其实应该是一所高校的根基,基础性学科不成,应用型学科也起不来。(应受访同学要求,文中提到的所有学生名均为化名)(记者王学良)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