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维度”看就业质量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维度四:学生满意度――自我体验很重要,理性比较少不了
学生满意度,又称工作与期望吻合度,是毕业生对自身就业现状的实际感知与自身期望值的比较,包括工作地域、从事行业、从事职业、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劳资和谐、福利保障、薪酬待遇等。
其中,薪酬待遇,是指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和毕业后3年的年薪。它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是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身价值,以及对社会、企业贡献能力的反映,同时薪酬福利的可获得性和等价性体现了大学生劳动权益的实现程度。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职业发展空间也是高校毕业生最为关注的一项内容。这一指标主要考核人的受尊重度和需求自我实现的程度,通常包括民主权利、学习机会、岗位晋升、施展才华等四个方面。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主体,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母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体现出毕业生的整体社会认可程度。
维度五:雇主满意度――单位说好才是好,德才兼备受青睐
雇主满意是毕业生满意的基础。用人单位是否满意主要看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即毕业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个人综合素质与岗位契合的能力。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要求迥异,但大致分为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专业技能是指那些需要通过教育或者培训才能获得的特别的知识或能力,也就是个人所学的科目、所懂得的知识;通用技能就是一个人会做的事,是超越于某个具体职业与行业特定知识的技能,包括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等;自我管理技能是指个人具有的某些特征,包括敬业精神、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乐观自信等要素。
这些要素决定着一个人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对社会作用发挥的取向,是考查毕业生质量的关键性指标。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决定着雇主的满意度,是关乎毕业生求职成功和在用人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就业质量评价需谨慎,数据分析讲方法
由于就业质量的评价目前国内并未有统一的指标体系,考生在比较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时一定要客观分析数据,利用科学的方法谨慎进行综合判断。从2013年起,教育部要求各部属高校每年分析并编写本校就业质量报告,这一做法随后又在其他院校同时推广。虽然各高校统计口径和就业质量报告编写的体例不尽相同,但毕竟可以从中获得公开的毕业生就业信息。
在具体分析高校就业质量时,考生首先要列出意向高校、意向专业的清单,然后确定自己比较在意的就业质量评价维度,列出比较在意的具体指标,赋以相应权重,最后从公开信息中搜集这些维度或指标可以量化的部分,分别填入下表,并根据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对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就可以大致得出各高校就业质量比较情况。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数据会因为高校统计口径、引用第三方数据的标准不同存在偏差,家长和考生还需要结合个体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张宝玲 刘胜利)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