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寒冬,为何海事毕业生不愁“嫁”?

2014年11月10日 来源:半岛晨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1月,大学应届毕业生进入求职季。同近几年一样,就业形势依旧严峻。但对大连海事大学的毕业生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刚刚结束的大连海事大学2015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证明了这一点:5459名毕业生,可供选择的职位有7013个,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现场签约率达72.6%。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实现的?记者就此采访了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郑少南和校长孙玉清。

哪个专业最抢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如果说大连海事大学哪个专业毕业生最抢手,那一定是轮机工程学院的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该专业2015届共有99名毕业生,但44家企业提供了284个该专业岗位。因此在洽谈会开始之前,99名毕业生就被“抢光”。校长孙玉清介绍,其中不乏国内顶尖航运公司等非常好的单位。“船上有很多自动化控制装备,如电子导航就要用到电子海图,过去经常出现电脑突然死机的情况,未经专门训练的船员没有办法恢复,在海上又得不到其他帮助,那么只好又拿出纸质海图。”孙玉清介绍,stcw公约2010年修正案(马尼拉修正案)之后,“值班船员值守公约”对船员有一定要求,船上需要配备这样的人员,在电子海图出现故障时可以马上修复现代化系统。因此,大连海事大学在世界上首先创办了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此后,其他国家设置这个专业,都要参照该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非常抢手,因为知识全面,大的能源企业非常需要。在洽谈会开始前就没有了,几家单位都很遗憾没招到人。中远船务抢到两个毕业生,很高兴。”

学校针对就业有何动作?适应市场调整专业设置

孙玉清表示,服务社会的专业化方向是该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高校办学科专业要适应社会、迎合市场,我们对各专业、方向都进行了调研。”孙玉清介绍,大连海事大学今年停办了汉语言文学和哲学专业,“像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投入很多力量,但与那些传统文科院校相比不具备比较优势。”

大连海事大学计划新增海洋装备技术与管理专业。“我们在中海油、中石化等大企业调研,发现随着海洋开发的推进,这方面的社会需求非常高。”孙玉清说,因此该校决定开设这个专业,已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专家论证,正等待教育部批准。

“梳理学科专业,办出特色,满足行业急需。”孙玉清说,随着海洋意识加强,服务社会空间逐渐增大,“新领域需要高素质人才,迎合这样的需求,我们调整专业,同时也带动学校的转型发展。”

90后毕业生求职有何特点?务实,又对未来充满期望

参加此次洽谈会的几乎都是90后毕业生,与70后、80后相比有何不同?孙玉清校长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他们在学校里追求知识的时候很执著,对待生活非常认真。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因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他一定会希望自己的就业单位薪酬更高。”孙玉清说,“90后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去向时,首先会考量这家企业或单位未来的发展空间如何。其次是,我到这来之后会有多少薪酬,以及未来的薪酬发展空间。”

“所以对90后大学毕业生,我感觉到,他们既很务实,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望。”孙玉清说,“这也是我们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我非常看好90后。”

分析  为什么招聘职位比以前多了?

与去年相比,参加洽谈会的单位数量差不多,但职位增加了上千个。在全国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为何青睐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郑少南分析说,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以前很多紧俏专业的毕业生去向固定,一般的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也就不来了。现在,一些大的国企用人稳定,就给了其他航运企业机会,因此他们加入到招聘队伍中来。”郑少南表示,该校毕业生抢手与学校特色、实力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我们学校的一些陆上专业也越来越受重视,比如it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在本次洽谈会上,用人单位共提供it信息类职位1791个,法律、文职及语言类职位45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