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就业率真该决定专业“生死”吗?

2014年11月03日 来源:新民晚报

慎用就业导向

教育部表示,整理并公布低就业率专业,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要求,高校设置专业须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各高校今后在申报专业时要参考全国、分省(市、自治区)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避免盲目布点、重复设置。

显然,发布高校专业预警,就是要在专业设置与学科教育中,充分发挥就业率的导向作用。然而,在国内高校中,就业率虚高也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表示,一些地方过分注重就业率排名,预警专业还有被取消的风险,导致部分学校为了生存,不得不弄出各种“小动作”。“今年就业形势不好,高校就业率还都在95%左右。因为往年都是这个比例,今年到不了,就意味着你这个学校或者专业不行了,还有谁会来报考?”叶志明说。

汉语言专业就业率低,就减招;哲学专业学生找工作难,就关停……如此围着就业开设专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华东师大首任校长孟宪承曾提出过“大学三理想”,即“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对此,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深表赞同。他认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恰是现代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应逐步完善的三个重要使命。 “学生要基于兴趣的学习,不应带有浓重的功利性。如果考上好的高中,仅仅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如果选择一个专业,仅仅是为了找一个赚更多钱的工作,或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那么,这样的学习是可悲的。”他说。

合理配置市场

根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2014年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50万。在这样持续走高的毕业生人数背景下,个别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并不意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以就业率决定专业的“生死”,是否真正科学、真正有效。

智联招聘资深人力资源测评师高长青认为,如果仅以专业的就业情况作为预警或减招的依据,容易造成“一窝蜂”的办学倾向——高校跟风开设所谓热门的专业,又纷纷减招或关停所谓冷门的专业。他说:“有些专业的供给量偏大,有些专业的需求不足,是受一段时期内的经济环境影响的,但办学是有周期性的,本科四年一个周期,往往很难从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就预测到四年后的就业情况。另外,从大量的招聘实践来看,会发现许多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首要的并非专业对口,而是十分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比如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这些素质与大学所学的专业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某个专业在上海的就业率低,并不代表在全国其他地区就没有用人需求,这里还存在一个学生愿不愿意在全国就业市场上合理流动的问题。”高长青说,我国就业市场的省市差异极大,仅以就业来衡量专业质量、办学效益,是一种短视的表现。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相对狭隘性,使得这些重要专业出现了人才供给配置不均衡,而这也并非专业设置本身之错。

微评

就业率要辩证看

因为就业率太低,中文系就不要办了。如果有人这么说,一定会被斥为荒唐。那么,如果是物流管理呢?是不是就可以取消这个专业了?恐怕,同样不能这么武断。

这不是在说笑,汉语言文学和物流管理,真的一起进入了教育部公布的“上海10个就业率较低专业”的“灰名单”。

对于就业率,要辩证看。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发布权威的就业率信息,是必要的。从学校到学生,将其作为办学或是求学的参考,也是完全可以的。大学的专业设置,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大一进了个热门专业,到大四变成冷门,也不是没可能。所以,学校切忌盲目扩张,学生切忌盲目跟风。

办学也好、求学也好,眼睛不能只盯着就业率。大学并不只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场所,更是知识分子和国家精英的摇篮。一些基础学科,怕是就业率再低,也要办下去,并且要办好。读大学也不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更要培养独立的学习、研究、思考能力,养成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忘了这一条,读书意义何在?(王蔚 江砚)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