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力建筑等专业岗位需求降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昨日,来自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省高校毕业生预计为27.6万人,较去年增加4000人,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设红黄绿牌专业标准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省大学生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概括为就业总量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信息不对称三大问题。毕业生总量攀升,供需矛盾近期不会改变。
从今年毕业生就业特点来看,高校各科类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尽相同。医疗类、文史类等专业的就业岗位数与去年基本持平,服务类等专业就业岗位数与去年相比略有提升。钢铁、煤炭、电力、建筑等专业就业情况受经济形势影响比较明显,进校招聘岗位需求下降,招聘条件有所提高。
目前,一些高校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设立“红牌”、“黄牌”“绿牌”专业标准,调整专业学科结构;一些学校主动调减招生计划,优化学校人才培养结构,还有一些高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开设定制班,共同开展“订单”和“定制”培养。
发布专业分布白皮书
辽宁省教育厅要求,就业工作经费必须达到当年学费总额的1%,学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比例不低于1:500。
此外,辽宁省还将健全专业预警和新设专业评估机制,向全省高校发布毕业生专业分布和生源信息白皮书,以学校办学条件和专业就业率核定办学规模,以就业状况引导高校专业结构、招生计划调整;建立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全省本科高校都要编制和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辽宁省将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并启动实施新的基层就业项目;全力做好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与本溪、盘锦、辽阳等市地合作,引导高校与企业、产业集群、地方政府建立深入的合作,挖掘就业岗位,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机制,引导毕业生到二、三线城市就业。
困难家庭毕业生领补贴
2014年,我省继续实施“辽宁省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为23405名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重点指导、一对一帮扶。5月底前按照每人500元标准,把求职补贴发放到纳入援助台账的困难家庭毕业生手中。在全省高校设立300个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
辽宁省每年均建立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台账,贫困生经自愿申请、学校审核、全省公示无误后纳入台账,我省为纳入台账的每位学生提供求职补贴500元,专项用于补贴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的交通、培训等费用。
我省在省内各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设立公益性岗位,从事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市场开发、数据整理、和预征入伍等相关工作,服务期为1-2年。工作期间为参加公益性岗位安置的毕业生提供岗位工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5万元(含三险一金)。
16.3万名贫困生受帮扶
从2007年起,辽宁省每年设立援助资金3000万元,各市政府也设立了300万元的就业援助资金,专项用于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援助对象为城镇低保家庭毕业生、低保边缘户家庭毕业生、农村贫困家庭毕业生和残疾人家庭的应届毕业生。“援助工程”通过建立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台账、为每位贫困生提供求职补贴、组织就业创业培训、设立公益性岗位、实行兜底安置等措施,每年为2万多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援助。援助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已累计投入援助资金1.53亿元,使我省16.3万名贫困生得到帮扶,实现就业。(兰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