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改革“重头戏”正式开锣 选考物理化学的最多

2015年11月03日 来源:浙江在线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调查

选考物理化学的最多,三分之二学生尚无未来规划

昨天,记者也随机对各个考点的75个考生做了“选考科目和职业规划联系性”的调查。调查发现,三分之二学生没有明确的规划,选择专业考虑更多的还是覆盖面及擅长程度。

省教育考试院曾根据各高校公布的各专业对学科要求,做过统计:浙江的考生选考物理即可报考(包括高校设限选考科目为物理或没有设限选考科目,下同)的专业(类),达到91%,化学达到83.5%,生物达到68.8%,政治达到59.7%,历史达到62.8%,地理达到60.9%,技术达到70.6%。

在记者的调查中,物理和化学出现在各位同学选考科目中的频率是最高的。不少同学的理由都出奇一致:因为还没有想好以后要读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所以干脆选择覆盖面最广的学科,等填志愿时再慢慢选。

但专业覆盖率排第三的技术,却遭到了同学们的冷落。在记者调查的75位同学中,选择技术为选考科目的不足六分之一。“技术是头一年列入选考,我们对难度什么的没什么把握,不敢挑战。”一位高二女生告诉记者,在班里,和她想法相似的同学蛮多。

同学们给出自己选择选考科目的理由还包括:虽然自己对另一门学科更有兴趣,但毕竟高考要看成绩,所以还是选择排名更好的学科;选择的科目既不是感兴趣的,也不是擅长的,而是觉得像物理、化学等科目的答案会相对明确,不像文科的大题答案有时候模棱两可,所以选择自己认为考试不容易出大错的科目来考;物理和化学更容易跟其他学生拉开差距拿到A,而历史和政治考试因为所有学生的分差不大,自己很可能会因为小的失误而落下名次……

调查中有三分之一考生明确表示,自己已经有较为明确的职业理想,所以在选择选考科目时也会尽量向该职业靠拢。例如,高二男生小陈的选考科目是地理、历史和化学。因为他以后想学历史专业,而地理和历史学习,能够培养有利历史学习的思维模式。女生叮当则希望能和父母一样成为医生,所以首选了生物。

纵深

在初中甚至小学课程中 可否提前纳入职业规划教育?

伴随着新高考的改革,“职业规划”这个词在校园里大热起来,杭城不少高中开出了相应的职业规划课程,一些学校也在努力通过职业测试来启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过昨天多数学生表示,虽然高一开设的职业规划课让自己对职业规划开始有了概念,但真的“实战”起来时,他们还是有些摸不着方向。“毕竟进入高一后,我们的学业也会加重,除了上课时学习职业规划方面的理论,我们对于各个职业的实际了解还是比较少的。”

这个问题其实高中的职业规划课老师也有所体悟。“在进入高中前,学生都是懵懵懂懂的,突然问他想要做什么,确实很难回答。”该老师建议,能否逐渐在初中和小学的课程中也渗入职业规划教育,让孩子们能更早地去感知各个职业,在实践体验中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

大学的先修课

能否向更多孩子伸出“橄榄枝”?

在记者采访中,也有一名高中老师表示,由于现在的高中职业规划课程都还处于起步状态,许多老师自己也在摸索,对学生也起不到太好的实际效果,建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体系需要时间的考验,“比如,能否先让孩子们体验下大学课程,再来判断这个专业及相关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

其实,从2013年9月开始,浙大就在湖州中学尝试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课程。有47名湖州中学的高二学生自愿选修了浙大开设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这门课,他们通过网络视频和浙大的学生们同时上课。北京大学也在2013年初就启动了“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项目。课程为大学一年级程度,供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选修。前不久,清华大学针对适用新高考改革方案的2015级以后的高中学生(2017年以后参加高考的学生),推出基于慕课的大学先修课程(MOOCAP),主要试点范围目前仅限于上海、浙江等高考改革试点省份。

未来能否有更多的高校愿意向这些迷茫的孩子伸出橄榄枝?让更多的高一学生通过“先修课”的形式,近距离体验大学课程,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建立初步的未来职业规划?值得教育部门进一步探讨。(记者 纪驭亚 郑司琪)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