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高考变化:将来可能按专业大类录取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牵动人心的高考考试大纲将会取消,本科批次将会淡化,将来高考志愿填报有望按专业大类来填报。这是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松华昨天透露的。
1.课业标准就是考试大纲
谈松华是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昨天,在北京二中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第27次学术年会上,详细解析了高考变化。
“原来要出考试大纲,都按考试大纲来复习。” 谈松华称,现在明确,不制定考试大纲,高中的课业标准就是考试大纲。针对高考考试科目、内容、考试方法的改革,谈松华说,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分开;考试内容的改革,考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考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一直有争议;考试方法上,是一年两次考试,还是将来会不会出现一年多次考试,都有待探索。
2.或按专业录取淡化批次
“录取制度的改革,不亚于高考考试的改革。” 谈松华论及招生制度改革解释说,让学生多次选择,多元化选择。在今后的高考录取中将可能淡化按批次录取。过去做法是按照招生批次来录取,现在改革批次录取办法,是按本科三个批次录取,批次淡化后,学生可以填多个志愿,一档多投。投到学校,学校再反馈,如投到北大、清华没被录取,考生多次选择,双向录取,学校和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谈松华解释,现在是考生按学校填写志愿来录取,将来可能按专业大类录取。比如北大、清华不是所有专业是最好的,一些不是“985”、“211”大学的这些专业,可能排在全国前列,这些好专业招不到好学生,现在按专业大类录取,考生一档多投,学生可选择适合的专业。
据北京晨报记者了解,一档多投已经试水。2014年,教育部将福建省确定为实施高校招生“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试点的唯一省份,批准在普通高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中实行按专业志愿“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所谓“一档多投”,是指省级教育考试院在高校招生录取投档时,将同一考生的电子档案同时投放到考生填报的符合投档条件的所有院校专业中,招生院校则按事先公布的专业录取规则,对符合本校相关专业录取条件的所有考生进行预录取排序,对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提出退档意见,并将排序名单和退档意见提交给省级教育考试院审核,省级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志愿顺序和院校专业招生计划、专业预录取排序等情况,由计算机自动匹配确认考生的录取专业。每位考生只能被一所院校录取或不录取。
3.高校成立高考招生委员会
谈松华称,根据一项调查,98%的人认为现在高考制度是比较公平的,高考制度得到社会基本认同。高考改革不是推倒重来,招生考试改革,是对现行制度的改革,适应教育新变化,适应创新。
一次考试,分数排队,一张试卷决定考生的命运,使得高考竞争成分数竞争,这是片面化的。将要实行的高考改革一张试卷分为不同层次, 面向不同学生,呈现多样化。
“现在一些中学生要考名牌大学,一般睡眠时间只有4至6个小时。”谈松华说,考生非常辛苦,高考的改革不是不要竞争,而是把目前的高考竞争变成良性竞争,不是全体卷入,是一部分考生卷入这种竞争。
高考改革如何保证公平问题,谈松华说,全面深化高考改革涉及各个方面,着力点是解决非常重要的问题:公平。公平涉及千万学子公平参与升学考试过程,实现底层学子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这是非常重要的制度。他认为,现在实施保送生制度,保良不保优,导致保送生变成权贵阶层考生的升学渠道。对此,高校要成立招生委员会,不是招办在招生,而是招生委员会在招生,这个委员会有教授专家参与,委员会是有决定权的。同时,实施社会监督。
据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北京部分高校从去年起就已成立高考委员会。据某高校招办负责人称,高考委员会为监督决策机构。此前高校招生由招办负责,高考委员会弱化了高校招办主任个人职能,而强化集体决策意识。
谈松华还表示,目前“211”、“985”院校的属地招生比例还是过高,农村和偏远地区招生数量还是较少。通过改革,今后要调整招生分配,提高农村和偏远地区学生进入“211”、“985”高校比例。
变化 北京落点
1.一个课标多教材
考试大纲何时取消?谈松华在发言结束后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很快。
没有考试大纲怎么办?东城教师研修中心常务副主任、东城区中学教研室主任郑克强告诉北京晨报记者,未来考试将按照课标及考试说明出题。郑克强透露,以后将采取一标多教材的模式,也就是说,同样的课标可以有不同的教材,采取高中教学校长负责制,由校长决定选用哪套教材教学。而考试则不会按照教材出题。比如,课标有的内容,四本教材中都有,那么这就属于考试出题范围。但如果教学内容中,三本教材包括,一本教材不包括,那考试出题就不可涉及该内容。而四本教材均都没有涉及的内容,也可被列入出题范围,这就是所谓的考试公平。
2.一些学科可考两次
针对考试次数,郑克强表示,学习内容及考试内容自选后,考试次数也将实现自选。一些学科将有两次考试机会。学生可选择何时参加考试,考几次。比如,物理学科,学生可以选择高一结束时考,也可选择高二或高三结束时考。如果第一次考试成绩满意,学生就可以将考试成绩记录在案,如果不满意,则可选择第二次考试。两次考试成绩选其优。
3.将压缩必修课比例
高考招生考试改革必将带来高中课程的改革,对此,郑克强表示,未来教育将是选择性教育。学习内容、考试次数及考试科目都将由学生自己选择。这就意味着,未来高中将面临大洗牌。教育部近日将出台文件,对高中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进行重新调整。郑克强透露,未来,将压缩必修课的比例,而高中选修课将由原来的15%提高至35%。也就是说,一个学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是选修课。
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也肯定了这一改革方案。钮小桦表示,目前,高中必修课的学分大概是110分左右,而改革后必修课学分可能仅占90分左右,大幅度提高选修课比例。
4.考试科目学生自选
郑克强表示,未来考试科目也将由学生自主选择。在今年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就已提到这一内容。方案指出,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套方案目前仅在上海、浙江试点,但它是未来高考的必然趋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科目考试。(记者 李佳 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