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选择专业的主动权

2014年10月2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报考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要将擅长学习的科目与目标高校的优势专业结合起来。

从现行各省市历年发布的招生计划来看,不同批次的考生面临的选择机会是有差异的。供一批次考生备选的院校层次明显多于二批次、三批次考生,备选专业数量明显多于二批次、三批次考生。上海的高考改革方案提到,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两个招生批次,实施后,会取消高校的招生批次。但是,从现在各省市发布的招生计划看,一批次院校主要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部属高校、省属重点大学。即使取消批次,这类高校依然会是学生争抢的热门高校。不同的是,依据现行招生考试制度,这类高校按照总分来录取学生,在学生的分数达不到专业录取分数时,还要接受专业调剂。

因此就出现这种情况:语文、外语成绩突出的学生进了工科院校,数学、化学成绩优秀的学生进了财经、外语院校,物理成绩好的学生被调剂到化学系,不爱学生物的学生被调剂到农学专业。学生虽然进入了一批次高校,但是自己的学习特长并不是所选高校的优势专业。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国家也选不到某一行业中最好的人才。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高校的院系会依据大学期间专业的学习内容,对报考本院系的学生提出科目要求,如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考生,申报科目中必须要有物理成绩,申报金融工程的考生,数学成绩要达到要求。这种招生方式,就要求学生不仅关注大学,更要注意自己提供成绩的科目,要与选报的专业匹配起来。

2.依据自己的学习特长挑选大学专业,符合高考改革的趋势。

从各省招生计划各批次的人数比来看,一批次招生计划约占总招生计划的10%,其余90%的招生计划分配给二批次、三批次。二批次、三批次招生计划中的院校类型较单一,除省属重点高校外,基本为省属一般高校、市属高校、民办高校。这类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专业设置上,多设立就业形势好的专业。以浙江省理工类各批次招生专业为例,一批次招生专业513个,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二批次招生专业420个,理学类等一些研究型专业的招生数量明显减少。而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如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科学类专业招生人数增幅较大。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十分明显。从现在的高考志愿填报来看,部分二批次、三批次的学生往往将热门专业、高分专业等同于好就业的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新闻学,这类专业的录取分数居高不下。但是在实际就业时,往往是找工作很费劲的专业。因此,这几个批次的考生更应该抓住高考改革提供的自由选择科目的便利条件,从高一入学便明确自己擅长学习的科目,在这些科目上苦下功夫,把这些科目的学习与未来的专业志愿选择结合在一起。

从选择科目的技巧上来说,这几个批次的考生中,物理成绩突出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出路最广。这是因为在一、二、三批次招生计划中,工学专业是招生人数最多的门类,且招生人数比逐批次增大。工学门类中的电气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土建类、机械类专业是工学门类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几类专业,且招生人数比逐批次增大。同时,这些专业大学期间的课程内容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延续,高中物理知识掌握不牢,不能完成大学课程学习。

而希望选择化工、制药、材料、医学这类专业的同学,则需要关注自己的化学、生物成绩。而经济学、管理学这类热门专业,有了数学、外语成绩,就完全可以应对大学的专业学习了,报这类专业的同学,可以在6选3时,依成绩选择科目,或者根据选报高校的要求提供科目成绩。(洪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