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大厚本数据的6个关键点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每届考生在使用大厚本时,都会遇到不少问题,尤其是今年的北京考生家长,会产生新的疑问:一是,今年北京本科志愿进行了调整,往年的数据还有多少参考价值?二是,各高校三年的录取分数很悬殊,到底该以哪个为准?
大厚本汇总了近三年全国各高校在京招生录取情况的相关数据,可以如实的反映出各校三年来的招生情况、学生的报考情况、学校的层次等信息。所以,即使今年北京高考志愿进行了调整,对考生家长来说,大厚本仍然是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
至于2011至2013年各高校录取数据该以哪个为准,我们建议以2013年的录取分数为重要参考,并结合三年的情况加以分析。
明确这两点以后,高老师博客再简明扼要的为考生列出几点注意事项,以便考生更准确有效的使用大厚本:
1.读说明。翻开大厚本,考生家长会发现每所院校上方都写着“计划招生人数”、“每一志愿专业报名数”、“第一志愿一专业上线数”等内容。有些考生可能不太清楚这些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其实,这在大厚本目录前的出版说明里都有详细的解释。考生家长在使用大厚本前要先看看这一说明。
2.定好位。考生还要结合平时和模考成绩,先给自己定好位。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查找相应层次的院校,让“厚”本变“薄”。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你是一本线上的考生,就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一批院校的筛选上,花少量时间挑选二批院校,至于三批院校就大可不必浪费时间了。
3.看坐标。大厚本第一页的表格中,近三年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是一个参考坐标。另外,在大厚本的最后两页附录了近三年北京市考生分数分布情况,这也是最权威的全市排名,考生家长可以参照使用。如果脱离这两个参考坐标,只看各校每年的录取分数,是非常盲目的做法。
4.会参考。考生在看各院校及专业的录取分数时,不拿人数分布较少的高分段和低分段做参考,“去两头看中间”更保险。当然,有些院校招生人数少,或者有招不满的情况,看某一段或几段分数就可以了。还有,不要将模考成绩直接与“大厚本”“对号入座”比如某考生一模考了550分,就去大本里找550分能被哪些院校录取,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参照模考后区里的划出各批次参考线,分析出自己比批次高多少分,再以此寻找相应层次的高校会更有针对性。
5.找规律。考生和家长不能仅参考某高校一年的录取信息,三年的录取信息都要进行认真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比如,你可以对比某所院校录取分数与该批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差,如果分数差一年小一年大,就说明该院校是一年冷一年热,如果分数差一年比一年大,就表示考生报考该院校的热情在逐年升温。
如果想知道某院校是否招收过二志愿考生,可以参看“实际录取人数”和“其中第一志愿录取人数”,如果数字相等,说明当年该校录取的全是第一志愿考生;如果一志愿录取人数小于实际录取人数,说明该校当年招收了二志愿考生。
6.细分析。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仅要分析往年录取数据,更要关注自己在今年考生群体中所处的位置,甚至要考虑与你水平相当考生的报考心理。另外还要分析本届考生的特点。比如,今年志愿调整后,可能出现志愿填报扎堆,热门高校竞争激烈,二志愿的“兜底”作用减少等情况。
大厚本汇总的是往年高校招生和录取情况,每年高考的试题难易程度、高校招生计划、考生分数分布情况、报考情况都不一样。因此大厚本的数据不代表今年招生和报考情况。有些学校在京的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或有调整,比如大厚本显示,某学校近三年都在京招收某专业,不代表今年该专业一定会招生,某院校往年在京招生30人,不代表今年也有30人的招生计划,另外还可能有一些院校的专业名称有变,或是按大类招生等等。考生填报志愿时要以今年《招生专业目录》上的招生专业、招生人数为准。大厚本只能做为往年的数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