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读: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专业

2018年11月23日 来源:北京考试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开学季,“刷脸”迎新的方式出现在多所高校的新生报到现场,人工智能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家身边。宋超摄

虽然人工智能学科与相关技术目前还不是一级学科,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学院,培养专业人才。有关专家表示,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将呈“井喷”式发展。

从1950年图灵发表《计算机器与智能》,提出人工智能与图灵测试,到2012年深度学习以绝对优势获得ImageNet图像分类竞赛冠军,再到2016年AlphaGo战胜国际知名围棋手李世石,人工智能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

人工智能就在身边

人工智能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它早已在我们身边。

手机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离你最近的东西。用美颜相机拍一张美美的自拍照,就是因为人工智能为手机提供了图像处理解决方案;出门前想要知道天气怎么样,来一句“嘿,Siri”,唤醒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即可。这些简单的操作,实际上就有人工智能的介入,且扮演着重要角色。刚过去的“双十一”,如果你的订单中有书籍、羽绒服,再次打开手机淘宝、京东等手机APP时,你会发现首页的推送物品就有书籍、羽绒服。这些广告也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所进行的智能推送。指纹解锁、语音输入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已集成到手机中。

对着摄像头“刷脸”,几秒就能完成注册报到。今年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新生报到现场,“刷脸”报到成为新时尚,这也是人工智能的范畴。新生站在人脸采集设备前稍稍驻足,系统即可根据现场采集的图像与数据库中的新生照片进行比对,并通过生物识别算法迅速抓取学生脸部图像,精准识别新生身份,结果反馈几乎是“秒回”。“刷脸”已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使用,比如,机场用“刷脸”取代登机牌,考试采用“刷脸”验证考生身份等。

人工智能与各领域的结合也不断加强,相互促进,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进入新阶段。“新”既体现在人工智能相关理论和知识体系日渐成熟,也体现在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逐渐走出实验室,与各类传统产业发生深度联系。

比如人工智能+医疗。在医疗的众多场景中,影像数据标准化程度最高、数据量最大,这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以肺结节辅助诊断为例,通过大数据的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对肺结节CT影像进行智能检测与识别,将探查到的疑似结节标记出来。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代替医疗人员进行重复的机械性工作,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从通过长期血压数据推测未来潜在病症,到用美颜相机拍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人们在时刻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近年来,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融合及计算能力的提升使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人类社会从信息化时代走向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或即将促进制造业、服务业、金融、教育、传媒、法律、医疗、家居、农业、汽车、环境等行业的升级重构。

高校人工智能学院渐次开设

人工智能目前是计算机科学里的一个研究方向,与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学、软件工程等专业紧密相关。目前,已经有大学开设了数据科学相关专业,直接对接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尽快在试点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等。今年11月10日发布的《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提到,此后我国高校的人工智能学院将呈“井喷”式发展。

2017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学院。这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9月迎来首批研究生。同年11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今年1月13日和18日,湖南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分别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稍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人工智能学院也相继揭牌。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成为国内首个以人工智能为主要方向,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跨学科前沿性研究的科教融合性机构。院长徐波介绍,学院目前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立课程,并加大智能科学和技术方向的课程分量,将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大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机器人学导论、智能人机交互与控制、脑认知与智能医疗等领域前沿知识纳入课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去年9月迎来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研究生。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亚介绍,首批学生主要来自软件工程、计算机、自动化、材料、经管等专业。招生时,北航重点考查算法、编程、程序设计、工程实践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课程体系涉及深度学习、类脑计算、视觉感知、机器人、认知科学等内容,将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今年3月6日,南京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初定首批招生规模为60~100名本科生,未来还会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学院院长周志华表示,按照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150个学分中大约有60个学分是通识课,15个是毕业双创课,人工智能方面的学习很有限,以至于高度浓缩到了只是给学生做高级科普的程度,难以充分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人工智能知识、解决企业关键问题的能力,不能适应智能产业的要求。人工智能学院将采用全新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将会和一般的计算机专业有很大差别,除了为学生安排较强的数学基础课程,帮助他们打牢基础外,还将把人工智能专业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建立一个全面的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除已有多所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外,还有多所高校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部分高校开设的人工智能学院基本覆盖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培养层次。大部分高校在设立人工智能学院之初,采用了校地企三方合作的机制。在2018年认定的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布局建设了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众多高校的计算机系、电子系、自动化系等院系设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

专业人才炙手可热

人工智能的发展炙手可热,但专业的人才供应远不能满足需求。

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去年7月发布《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了全球AI领域人才需求的激增。数据显示,通过该平台发布的人工智能职位数量从2014年的5万飙升至2016年的44万,其中对人工智能基础层人才的需求旺盛,尤其是算法、机器学习、GPU、智能芯片等方面,相对于技术层与应用层呈现出更显著的人才缺口。目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中,约32%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和浙江大学。随着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应用上的不断探索,会有更多人才和资本向人工智能产业应用领域涌入。

统计显示,人工智能人才目前处于明显短缺状态,这种状况还存在扩大的趋势。当前社会技术环境下,需要兼顾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复合型背景的人才。在互联网企业中,人工智能的薪酬排在第三位,其中薪酬最高的是声音识别方向的从业者。有猎头透露,去年人工智能领域硕士应届生的年薪是30万元左右,博士生年薪50万元,今年博士生涨到80万元完全有可能。

周志华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产学研”结合紧密且学成后可以立即致用的学科。南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消息公布后,不少国内一线企业表达了希望和学校联合建设一些应用型课程的意愿。“正是因为现在人工智能领域面临人才缺口,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做一个更大规模的人才培养,以60~100人的规模来培养本科生,或者在这个范围之上再有本硕连读学生,这个数目从国家智能产业的需求来说仅是杯水车薪,所以学生就业不会是问题。”周志华说。

想要从事相关的工作,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光电物理、自动化、电子科学类等本科专业学生,更容易与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交集。

开设人工智能学院的部分高校名单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开设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部分高校名单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同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