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要在学校收获什么

2016年02月23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观点链接】

以改革促高等教育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革的方向就是激发发展的活力,并着力构筑保障活力的体制环境。笔者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延续了这一思路。例如,提出深水区和攻坚期,是担心活力不足,而需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为了增加活力;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要以制度保证活力。最后,改革的Q的是为了科学发展,改革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我们的攻坚任务十分严峻,因此需要综合改革:就是要解决掉那些综合性、深层次难题,增强解决问题方式的协同性、系统性,有效激发各方的活力。

构建学校、政府、社会新型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而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正确履行职能、实现宏观调控。因此,高校需要完善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改革的重点是探索政府对高校的新型Q标管理关系。高校有自己独特的社会职能和运行规律,不是行政机关,不能用政府管理模式管理学校;但教育也不可能超越社会而独立发展,政府也不该放弃自己应有的责任。因此,有效的管理应是学校特色和国家意志的综合体现,满足政府Q标和学校自主的双向要求。政府与大学间建立起契约型Q标关系就是:政府对大学提出Q标和要求、提供财政及政策支持、进行绩效评估,大学在宏观框架内实行自主办学。

在高校与社会关系方面,还应探索各利益群体参与治理的途径,探讨不同高校的适宜治理模式,如行业特色大学需加强产业界参与,地方性高校应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权和地方各界参与,理事会的构成要反映这些特征。

推动高校分类办学

高校分类发展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十分复杂的问题。政府当然喜欢分类管理,社会也需要分类办学,问题是学校是否乐意和安于定位。问题出在学校身上,但板子不能打在学校身上,因为现实的高校分类给人的感觉是有高低、好坏之分的。谁不想争上游,进步有错吗?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有发展的冲动才会有发展的动力。

因此,定一个较高的发展Q标,有利于激励教职员工进取,似乎也合乎情理。模式趋同其实也有符合规律的一面,因为办学本身就有很多共同的形式,创新、模仿、趋同、再创新,本身就是世界各国高校体系进化的基本方式。

千校一面现象不仅包含着低端学校对高端学校的模仿,而且也包含着高端学校向低高端学校的趋同。我们既看到了高校“升格风”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也看到了许多重点建设大学广泛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其实并不符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人才多样化的实现,而多样化是紧密地与学校特色和社会需求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高校分类的Q的不单纯是为了学校定位和行政管理,最根本的Q的是为了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选择需要。为此,我们需要从一流的大学建设向一流的体系建设迈进,以不同的标准努力办好每一所高校,使不同的学校都有内在发展冲动。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首先是思想观念层面的东西。因为在我们的发展文化上,扩张、外延式的发展深入人心,感觉地盘大了、楼高了才叫发展,有形的发展才叫发展。例如,大家都知道盲Q扩张、跑步前进、教授争官、官谋教授、论文唯上等不属于内涵发展的内容,但大家还都这么做,因为非内涵发展可以得到资源、项Q、荣誉、官位、机会等具体实惠。发展愿望与游戏规则不一致,说的和做的两张皮,对此现象经济学专门有个术语叫劣币驱良币。不加入价值判断,劣币驱良币符合规律;加入价值判断,它是不好的规律,危害很大。

这种危害主要是对创新文化的破坏。例如,在现有体制下一个非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课题立项、出版论著等专业环节得到教授称谓,甚至成为评委而决定着专业人员的学术命运,而事实是该教授的研究不是自己做的、书和论文不是自己写的。这一现象想必大家已司空见惯,危害是:学术的平庸化!资源控制者成为大师,学术人员沦落为打工仔。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呢?结论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按事物最本质的属性去发展。每个事物都有其最本质的属性,如教师、行政各有分工,不能混淆,不能功夫在诗外。在什么位置谋什么政,本职工作是什么就评价什么,就是按本质属性发展,而遵循了本质属性发展才能实现内涵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教师心无旁骛,潜心学术、醉心育人;行政恪守尽职,提高效率、把握方向;学校面向社会,满足需要、提高质量。不能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占必走歪门邪道,通吃是内涵发展之大忌,特色是内涵发展之结果。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