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心病”面面观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闻调查:2012年11月4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公布了对北京市近4万名大学生的跟踪调查结果:20%的大一新生不参加社交活动、不参加学校社团,感觉无法融入高校生活……
大学开学刚刚一个月,大学新生难以适应高校新生活,凸显出许多心理问题。据媒体报道,某高校大一男生,身在学校,心却难以离开家离开母亲,每天都给母亲打电话,有一天竟然给母亲打了十个电话,令母亲十分无奈。大学新生难以适应新环境,由此引起心理上的焦虑感、疲倦感、无聊感、无用感、罪恶感等,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征”,具体表现为新生活方式适应困难、社交困惑、自我定位的摇摆、奋斗目标的迷茫等。大学新生适应是其社会适应的前奏曲,适应能力的提高,不仅对大学生适应新生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今后处理好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都有重要价值。
案例1
过度受保护而拒绝“长大”
自认是“被管大”的小A,从小是在家父母管,在校老师管,吃饭、睡觉、学习等等,一切的一切都由家长和老师安排好。除了学习,其它任何事都不用自己考虑。但是,上了大学以后,一切都要自己想自己做,住集体宿舍,在拥挤的食堂就餐,课余时间也要自己安排,经常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很不习惯。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爸爸妈妈有时不了解详情,也很难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建议,使得小A更加焦虑。
分析:有的家长无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孩子事无巨细的关照,代替孩子安排一切,剥夺了孩子独自解决问题、体验生活的机会。有的孩子“享受”地躺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拒绝独立和成长,也不愿随着环境需要主动调整自我,承担应负的责任。这些均限制了孩子心智的健康发展,导致其心理与生理的发展不同步,一旦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孩子就会手足无措,面临更大的适应压力。
建议:1.父母一定要舍得给孩子“断奶”,这种态度是帮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2.父母要相信孩子自身成长的潜能,鼓励孩子尽量独立解决问题;3.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要从主观上努力减少无效的沟通和交流;4.帮助孩子认识到,若确实遇到困难,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是最有效的。
案例2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爱幻想的小B原以为大学一定是多姿多彩、充满浪漫的新世界,然而,随着紧张的军训结束以及各种热热闹闹的迎新活动落下帷幕,繁重、枯燥的学习重新成为生活的重点,每天重复着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时感到的不再是新奇、振奋和激动,而是失落、沮丧、焦虑和茫然。
分析:调查表明,多数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高,具有理想化倾向。他们不了解大学生活的真实状况,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美好、自由,当看到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或落差较大时,会非常失望甚至灰心。此时,由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而产生的挫折感就非常考验个体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有的能够从不如意的现状中积极挖掘有利资源,促使自己快速成长,有的则咀嚼着“不如意”,长期郁郁寡欢。
建议:1、明白求学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学习;2、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平静和孤独并不可怕,反而给人的成长留出了思考的空间;3、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劳逸结合,学会不断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1 [2] [3] 下一页 |